最近老是看到有朋友在競價交流群里吐槽:
老說數據分析,到底該怎么去分析數據呢?
其實,數據分析是我們競價員不可逃避的一點,也是令很多競價員頭痛的一點。
那數據分析真的有這么難嗎?
其實也沒有啦,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趙陽老師所講的競價數據分析的三種思維模式,讓你能夠更從容地進行數據分析。
在正式分享三種思維模式之前,我們必須知道數據分析不是打開數據表格直接進行分析就可以了。
數據分析的第一步永遠不是觀察數據,而是確定目標,也就是你想通過數據分析達到怎樣的目的,是想要降成本、還是想提升轉化、還是有別的目的呢?
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目標的數據分析是沒有意義的,往往分析了半天也找不到原因,所以趁早打住,不要浪費時間!
基于這個基礎,我們接下來要分享的三種思維模式都會帶著一個目標進行解釋。
我們現在的推廣成本比較高,那我們的目的就是降低推廣成本的問題。
我們需要把所有的能降低推廣成本的操作列舉出來:
降價、無轉化計劃控制預算、減少時段、控制產品、提高頁面質量、頁面與關鍵詞匹配度、降低高成本的時段/地域/設備、更改匹配方式、ocpc降低出價/提高出價、提高信息有效率、拓展高轉化相關詞、刪掉淺意向詞……
然后,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操作其實是可以歸屬到三個方向的:
降均價:降價、更改匹配方式、ocpc降低出價/提高出價
控制預算:減少時段、控制產品、降低高成本的時段/地域/設備、無轉化計劃控制預算
提轉化:提高頁面質量、拓展高轉化相關詞、提高信息有效率、頁面與關鍵詞匹配度
在我們進行分類之后,需要在這三個方向的基礎上繼續添加可操作的行為,比如提轉化,還可以去增加轉化噱頭。
重點來了,我們在進行分類后就可以清晰地根據需要調節的內容有相應的操作,例如我們的成本高嗎?我們預算合適嗎?我們的轉化少嗎?
如果我們的成本不高,那么對應的我們就不需要去有降成本的操作,我們需要再去其它方面找問題。
亂序思維的分析流程:
確定一個具體的問題→羅列操作細節→問題分類匯總→完善匯總問題→分析自己的賬戶數據→確定優化方向→制定優化計劃→執行優化方案→總結推廣數據→確定一個具體的問題→……
沒錯,這是一個閉環。
當你面對一件比較陌生的事情,比如這個事情沒有操作過,怕自己的疏忽漏掉了一些東西,那么你就可以使用亂序分析,事無巨細地能夠把所有事情都做到。
除了在競價中可以使用外,在工作中也是可以用到的,比如當領導讓你做一個方案,你就可以用亂序分析,這樣的工作不會出現大的紕漏,只不過效率會稍微低一點。
還是用推廣成本比較高為例,我們的目的依舊是降低推廣成本。
我們用邏輯分析就會從消費、轉化量兩個方面分析,是消費增加了、還是轉化量下降了。如果我們已經判斷出轉化量下降了,那么我們就不會再去看消費,把消費暫時放到一邊。
轉化量問題需要從兩方面找原因:
1. 點擊量:點擊量的多少與展現、點擊率是有直接關系的。
2. 轉化率:轉化率的高低和頁面評分、關鍵詞相關度是有直接關系的。
這里就需要大家用到問題排除法,用排除法去找到最根本的原因。
重點來了!大家使用問題排除法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兩個核心數據對比的方法。
1. 細分
因為我們的展現也好、點擊率也罷都不是一個匯總的數據,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細分,細分到方向、計劃、單元。
趙陽老師金句:細分是確定問題。
如果你對這件事情已經熟悉了,那么就可以使用邏輯思維,快速確定問題、解決問題。
2. 對比
對比需要進行同比和環比,同比是指今年8月份的數據和去年8月份的數據做對比,環比則是今年8月份的數據和今年七月份的數據做對比。一同比、一環比就能夠明顯地看出來問題出在哪里了。
趙陽老師金句:對比是要排除問題。
這里還是用推廣成本比較高為例。
我們的推廣成本比較高,那結果就是在本周內需要完成控制某產品的轉化成本從280降到240。
經過分析,我們發現轉化率提升1%,就可以讓成本降下來,那我們就開始思考怎么能提升轉化率。
1. 增加優質流量
上傳賬戶←寫創意←關鍵詞←關鍵詞拓詞←需求分析
我們還要計劃好什么時間段完成什么工作,這樣我們每天干什么事情就一目了然。
2. 提升頁面轉化率
逆向思維就是以結果為導向,這個思維方式不僅可以用于競價數據分析中,也是非常適合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的喲!
如果你想制定工作計劃、想要高效地完成某件事情,那我們就可以使用逆向分析,確定目標,然后去分解工作。
最后聊一些題外話:
這三種思維模式不僅僅可以運用在我們的競價數據分析工作中,也是可以利用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完成一個計劃、如何策劃一個方案,甚至是如何找到一個對象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可以通過這三個方法一步步分解出來你做什么工作能完成這個目標。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好地進行數據分析,更好地完成工作!
以上就是競價員必看!數據分析的三種思維方式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