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如何緊抓前沿發展趨勢、在未來新一輪產業技術變革中贏得發展優勢,是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
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在疫情中保持增長
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16年-2021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9%,預期2025年全球生物醫藥市場收入將達到17.11千億美元。全球生物醫藥市場由化學藥和生物藥兩大板塊組成。從收入構成來看,化學藥仍是全球生物醫藥市場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但生物藥產業發展迅猛。
化學原料藥方面,我國全球市場參與度較高,中國是全球化學原料藥的生產和出口大國,擁有規模大、成本低、產量高等特點,已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生物醫藥研發嶄露鋒芒,2022年全球研發管線規模前25位排行榜中,首次看到了兩家總部位于中國的公司。中國生物醫藥研發公司占全球總數的比例從9%躍升至12%。
上海生物醫藥在多個領域的能級已大幅提升
一是產業規模逐年增長。自2009年以來,上海市政府不斷地制定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規劃、計劃,已經基本實現“研發+臨床+制造+應用”全產業鏈體系。在2021年,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到了7,000億元,幾乎是13年前的7倍。在57家世界知名生物醫藥企業中,約有41家在上海設立了總部、研發中心、分公司、辦事處、職能部門或工廠。
二是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截至2022年3月,上海生物醫藥企業申請專利達到7365件,其中,發明專利6020件,占到了專利申請數量的80%以上。在合成生物學、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腦科學與神經科學領域等多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建有一批大科學設施和17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三是產業承載空間持續提升。“十三五”期間,“1+5+X”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已經聚集了上海80%以上的生物醫藥產業,貢獻了80%的生物制藥制造業產值;“十四五”期間,隨著產業空間載體的釋放,上海將承載更多的生物醫藥產業資源,助力上海發展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
四是生物醫藥產業鏈完備。上海生物醫藥產品種類豐富,涉及抗體藥物、疫苗、重組蛋白、血制品等眾多領域。
五是加快細胞和基因治療產業發展,帶動我國細胞和基因治療產業進入新紀元。上海的細胞和基因治療產業集聚成勢,擁有細胞和基因治療企業超過30家。
上海可以從三方面做好謀劃鞏固產業優勢
在抗擊疫情的推動下,由生物技術引發的新一輪產業變革勢必會提前到來,上海應該提前做好謀劃、布局,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贏得發展優勢。
一是緊抓全球前沿發展趨勢,加快布局重點領域。近幾年,生物藥相比于化學藥,增長迅速。跨國藥企爭相布局細胞和基因治療、抗體藥物、疫苗等生物藥重點領域,上海應該緊抓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新興領域。
二是增強人才這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源動力”。上海應盡快制定生物醫藥人才專項發展計劃,完善高端人才政策體系,建立高端人才服務機制,構建高端人才信息庫,創新生物醫藥高端人才供應。
三是提升科研成果轉化能力,推動重大成果產業化。建議加強科研院校與企業研發中心的科研合作,成立聯合研究中心,通過產學研結合推動研究成果產業化。此外,應加大力度鼓勵國際龍頭企業在滬設立研發中心,鼓勵本土企業收購、兼并國內外擁有核心技術的研發機構及發展勢頭良好的企業,推動科研資源加速集聚。(上海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投資上海》雜志)
以上就是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邁向國際創新高地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