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一個俯視窗戶的人,它也是他的影子的陰影,它是一種孤獨的顏色,它就像很多
思考,回憶,然后笑,瞧不起你的影子,或者一直在跟隨你自己的陰影,只是我,只是我
龍華山的興衰史,折射出了人類進程的曲折
最為令人惋惜的是這被破壞的歷史沉積的精華,我們再有天大的本事,也無回天之力了
盡管龍華山部分寺廟在恢復重建中,為之付出心血的管理人員還在為籌措資金,傷精費神
但是那種輕飄的雕塑和建筑,再也無法顯現出歷史的厚重感來,這不能不令感到幾分惋愧
可是,麻將聲和談情說愛的男女親昵的所聞所見,使我本想清靜的意象不再清靜,同時也使杜甫“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正統忠君愛國思想,在無奈悲哀中,呈現出心力交瘁的摸樣
沒有去工部祠,是因為遠遠就看見工部祠東邊的竹林中,有一間小小的茅亭,內立一塊石碑,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親王的手跡
“少陵”本為地名,在西安市南長安縣
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國的舊地,漢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稱“杜陵”,宣帝許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規模小于帝陵,所以稱“少陵”
杜甫遠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這里住過較長時間,在詩中曾自稱“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們也就稱他為“杜少陵”了
此刻,綿綿細雨終于停了
亭頂的茅草頓時就清晰起來,同樣漸漸清晰起來的,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象征杜甫生命厚度的那種叩問蒼天的姿勢
我仿佛看見,更多的關于杜甫的思想,正在不斷融進懸掛著的水珠里,欲借助一次水珠的墜落過程,進入我的肺腑和心田
欲落未落之際,草堂墻外的自行車鈴聲,小商販的吆喝聲,茶鋪里正在播放的流行曲聲和唏里嘩啦搓麻將的聲音,洪流般滾滾涌來,肆意占領和封堵了杜甫進入我心靈的途徑
草堂土氣沒有了,雅氣沒有了,文氣沒有了,我的心情也沒有了
公元761年秋天,一陣大風把杜甫苦心經營的茅屋吹破,才使詩人寫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詩人表現的那種“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和“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來一直令人感動不己!當然,也不難看出這茅屋是很不結實的
杜甫離去后,草堂破敗,經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紀念祠宇,再難覓“茅屋”蹤跡,而建造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發人們對昔日那簡樸自然的草堂的聯想
可是,如今城市的許多不和諧的因素,卻又似吹破杜甫茅屋的那陣大風一樣,把草堂淹沒在欲墜的搖擺顛簸中,很難再經得住舊日書生的拷問
這樣的肆虐如果不盡早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那么杜甫后期的詩文以及悲情、真實地記載了一個紛亂年代的歷史片斷,一代人悲情流離的不幸命運的情形,就真的會在我們的眼前,還有我們的意識中再度出現,并“悲情流離”,難覓“茅屋”原汁原味的蹤跡了
3、錯過的已經夠多了,如果愛過可不可以一輩子在一起
父親被安葬在自家的自留地里,他的墳前就是我們回家的必經之路
他曾說,他要住在路邊,看得見我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