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有效推進秸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兩利用”


日前,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市秸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兩利用”情況以及參加2023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情況。
我市全年糧食總產量450余萬噸,產生各類農作物秸稈900萬噸,秸稈資源多、潛力大,為“五化”綜合利用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目前,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90%以上。2022年,泗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榮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四縣一區均實施國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獲中央財政支持資金共2億元以上。
健全收儲體系。我市圍繞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積極培育秸稈收儲市場,鼓勵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建立秸稈收儲點,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進秸稈收儲站點建設,大力構建“以需求為導向、企業為龍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骨干,農戶參與、市場化運作”全域覆蓋的農作物秸稈收儲運銷網絡體系,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了覆蓋秸稈和廢物的全方位收儲體系,實現秸稈收儲運網絡鄉鎮全覆蓋。通過項目扶持、資金補貼,引進和重點扶持一批“五化”利用企業和技術,建立“龍頭企業+”模式,實行龍頭帶企業、企業建基地、基地連農戶,發展規模經營,拓寬利用途徑。目前,全市500噸以上秸稈產業化利用規模企業614家。
抓技術促轉化。以草換肉,重點發展秸稈青貯飼料化利用,做好秸稈變“肉”增值大文章。秸稈飼料年產400余萬噸,制定出臺《宿州市百萬頭肉牛產業發展行動工作方案》,推進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7年全市飼料化利用率達到40%。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肉牛飼養量為21.4萬頭,現有肉牛規模養殖場292家,其中千頭以上肉牛規模養殖場有9家。全市5座生物質發電廠已全面建設運營,年發電總量達12億千瓦時。建設大中沼氣項目6個,年產沼氣237.5萬立方米。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生產企業16個,年消耗秸稈21萬噸。全省首個利用農作物秸稈合成甲醇項目在我市率先落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年消耗秸稈40萬噸,穩定推進秸稈基料化利用。
開展示范創建。我市立足資源優勢,依托宿州信達養殖有限公司大型沼氣項目,在埇橋區朱仙莊鎮礦南村開展綠色能源示范村鎮建設,通過構建“集中供氣+生產有機肥+秸稈收儲+循環園區”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新布局,積極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點亮綠色能源“新動能”,綠色能源使用率已達50%以上。聚焦“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資源化”,扎實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場創建。目前,全市市級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場達45家。
據介紹,2023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于11月10日-11日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宿州市展廳面積為323平方米,參展企業35家,重點展示我市秸稈和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宿州展區上海聞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農作物秸稈合成甲醇技術首次亮相博覽會。目前,全市完成招商簽約項目13個,簽約總金額16.45億元。
我市將以此次博覽會為契機,積極引進秸稈制漿、秸稈制板、秸稈發電和秸稈固化等工業化利用項目。同時積極發展秸稈飼料化、秸稈有機肥等生物循環利用,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我市“兩利用”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