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復制品都來得好
有人說秋是悲傷的時節,秋葉一片片的從樹枝上辨別落下,帶著絲絲的可惜
跟著秋風飄蕩漾蕩,悲悲的舞,泣泣的跌
那一片片跌落的樹葉,猶如沒轍補救的戀情,正像愛在一點一點的流失
亦如擺脫母親襟懷的兒童,顧影自憐,凄凄無依
是啊!前幾天還在枝端接收樹媽媽的膽汁,青蒼翠翠,早迎早霞,晚送落日
看上去真實是有幾分可惜,幾分悲傷
可提防想想,這又純屬天然
水要東流,月需圓缺,人亦有生有離
而花卉樹木,又豈能勉哉
很快,我們便同居了
這時的潔,變得更加亮麗,更加溫柔
潔的愛哺育著我的詩,那些日子,幾乎翻開任何一本雜志,都能見到我的名字
我不再為吃了上頓不知下頓而發愁,同潔一起,我們幾乎嘗遍了這座城市的所有小吃
琴、棋、書、畫是中國文人抒發情懷所追求的一種典雅方式
我算不上是文人,卻總是在寂寞無端之時在琴、棋、書、畫中得以遣懷解憂
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琴樂是中國民族本土音樂之代表
中國的琴風,不求樂器本身的宏大音量和演奏者自身的高超技巧,而以其獨特的音色、醇濃的韻味及深刻的內涵博得人心,求得內心世界的滿足
它體現了古人的精神世界和民族性格
明代的《溪山琴況》,以內容的概括性和論述的深入性,取得了琴論的代表地位
而作者徐上瀛隱居在蘇州穹窿寺學道,彈得一手好琴
他吸收各家之長,在古琴虞山派的清、微、淡、遠之風格基礎上又加以發展,對古琴演奏的美學原則進行了歸納,得出了二十四況的結論
這里所謂的況,意為況味,也就是彈琴所應遵循的原則與要求
綜合二十四況之要旨,古琴可概括為三點,音和、聲靜、意遠
這三點體現出了中國琴家弄琴所表現出的閑情之品性和其所追求的琴意之內涵
三陽川多信“主”(即基督教或天主教)者,所以也多教堂
遠遠朝三陽川看去,有一面紅旗高揚的,那一定是學校——小學或者初中;倘有一個靜靜的紅十字立在屋頂的,那一定就是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