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計劃順雪山去看石林,租來的車在深山里穿行了好久,才知道我們走得那條路還要翻過四小時的山
稀薄的空氣讓我大口的喘著粗氣
那邊山腰一座挺立的水泥碑,我和獻平不約而同的想過去看看,我們爬上去,撫摸著,沒有任何標記,一塊小石頭留下了潦草的“楊獻平到此一游”,他們卻已經順著去年的河流走出很遠
他說肚子疼,讓我先走,我直朝山頂,想在前面想象的山口超過他們,但是臨近山頭的一段卻找不到任何一個落手腳的地方,只好退下來,深山中孤自一人去尋找我的兄長,此時的手機只是一只表,沒有吹噓中的一丁點信號
我小心的走著,對面山頭一群黑色的牦牛悠然的吃著草,涼風中粗壯的擎天沙柱孤立在山腳,他就蹲在一側,我喊了喊繼續往前走
此時任何形式的大聲呼喊,沒有任何的應答,依然冷清的靜悄悄
山上沒有樹,抓一把滿手都是土刺,獻平從那邊直上已經迂過我得頭頂,他蹲下來,我抓住他的手到了山頭,山的那邊還是山,他們幾個已經不見了蹤影
一片風塑的雕像在我們的眼前浮現,有眺望的斑豹,有趴著的鳳凰……
賈平凹:關于書齋和激情問題,目前的散文最缺少的就是激情,缺少了激情,讀者在作品中不能感受時代和生活的氣息
寫作可能是一些人生命的一種形態,但也有一些作家將寫作作為生存的一種形式
我常常也產生一種恐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是活著的記憶還是寫作的記憶?自己也覺得害怕,如果老這么坐著,江郎怎么能不才盡呢?我想好多作家也有這種情況
這也是一些人散文寫不好的原因
所以,要保持自己生命的活力,以激情來寫作,對生活充滿熱情
這樣我們的感覺才會敏銳,作品才會有渾然之氣
16、希望以后的日子里眼里是陽光笑里是坦蕩祝自己生日快樂
11、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呂氏春秋?誠廉》
歷次寫母親,我內心都更加憂傷,似乎有一塊巨石壓在心地,由于除去筆墨,我不領會如何好好去愛她,一筆一劃寫不輕她肩上的挑子,夸夸其談道不完她的操勞和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