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稔于心的路線,一點一點的接近,直到家門前的小路上
腳踏實地的感覺,與鄉土的擁抱,每回來一次,就越深刻一次
面對故鄉,我們都只是沒時間的有期限的離開,暫時的擱淺,換來的是更熱烈的回應,最終還是得回到生你養你的地域,那時是你天堂的歸宿
門前的葡萄架開始有大片大片的碧綠色枝葉攀藤纏繞,很緊很緊,在局促的空間里,擁擠成一派繁華蒼盛
和它毗連而居的還是那顆棗樹,雖然沒每一次等不到棗子紅透就被打下里吃盡
可是,它們都和原來一樣還是在這里佇立著,只不過中間的風雨歲月里,讓刻下來的一寸一寸的時光爬滿了它們的身上,蒼老而遒勁
那些陽光放肆而狂蕩的午后背后,在樹下面,似乎還殘留著當時的笑聲和追逐打鬧聲,清晰而明澈
我看著它們,就看見自己童年的光影轉身快速的倒退
它的臉上有天真的笑
我突然頓重的想伸開手掌去握住,卻發現沒有力氣
那些影像消失在時光的河流里,我再一次確定回不去,回不去了
帶來的成長長大,還在洶涌澎湃的發生和延續,我的終點曾經駐足在這里,而現在它在另一場輪回之中,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回頭對著我們微笑著,如同它決然離開綻放在臉上天真笑靨一樣純正
媽媽叫我吃飯的時候,我輕輕的笑
來不及轉身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一種期待已成兩種回憶,命運中有許多故事,我們不得不忘卻
“……老虎坪的草是社會主義的草
”
我們在父母的笑聲中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我們能在父母的笑容中看著父母合上雙眼,毫無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么?不能,因為在這個世界我們不能把握的事情太多了,而對父母,我們能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我還是給這個人冠一個名稱吧,這樣便于稱呼他
關于他的故事,我也是零星聽到左鄰右舍在閑談之余了解一個大概
他叫范,是他的姓
家里弟兄七個,姐妹兩個,他是最小的一個
父母疼愛自不必多附贅言,老父早逝,哥嫂分開另過,姐妹出嫁
娶妻,生有一子一女二人
父母留門面房三間,拆舊蓋新,老母拿出省吃儉用之積蓄,為他修房蓋樓
弟兄姐妹都有意見,而他母親卻執意維護小兒子,最后達成協議,老母親歸他贍養,三間門面房的房租歸老母親日常消費和看病使用,其他弟兄姐妹各盡其力而為
其妻卻不耐終日面對有病需要照顧的婆婆,房子修蓋好了,房租也收到了,卻不給婆婆使用,而對其夫枕頭吹風,言說:父母養的不是他一個,弟兄那么多,憑什么自己養?妻子的嘮叨使他忘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忘記了疾病纏身的老母所需
幾次和其兄長交涉卻沒得到想得到的目的,竟然在一個下雪的寒冬日之后夜,把老母扔在了荒郊野外的一個土坑里
凌晨,有過路之人聞聽坑中有人呼救,探身一看,驚呼之余,奮力將其母拉出了深坑
老人已經凍的手腳麻木,渾身哆嗦
好心人帶回家中照顧幾日之后才將其送回家中
其母矮小且駝背,身體佝僂的已經變形
飯不能多食,水不能多飲,這樣的狀態下,其子竟然忍心將老母親扔在野外
好狠心啊!聞聽鄰人說起,怎么都不能相信真有其事
可事實就是事實,不容我不信
前幾日,村委會大喇叭一直吆喝他們弟兄幾個的名字,村主任甚至在大喇叭里叫罵他們
我有些奇怪,問起鄰居,才知曉他們家里又起紛爭
老母又被小兒子推到街上,要她去找其他的兒子
老母無奈,有熱心人為她出主意,要她去村委會告她幾個兒子
無奈之余,她走進了村委會,而其七子卻無一子領她回去
村主任無法可使,要她去法院起訴她的兒子,她卻驚恐不前
言說:我不敢去啊,我去告了他們,他們更不養活我了
村主任只好在大喇叭里吆喝叫罵他們,老人懼怕不安偷偷的溜出了村委大院
那天,聽人說,她好象在小兒子的房子外邊過的夜
公道自在人心,自有愛不平之人出頭,勸說小兒接回老母
也許良心還未滅絕,他應承了好心人的勸說,老母才得已回到家中
接回其母沒幾日,他又在一個下雨的夜晚,喝點酒后,又將其母帶到了鄰村,這次離家不遠,很快就被人送回了家
而他卻拒之門外,將老母送到他家對面馬路上
其母本家侄女路過,見此情景,問詢之后,憤然不平,與之理論,卻被他大打出手
其侄女叫其家人與他較量,自然他被打的落花流水一般
后有其本家兄弟出面,讓其五子將老母接到他家,和三子四子三人共同贍養老人
而老人卻在有所歸落的當天晚上去世了
村里沸沸揚揚,都在議論這件事情
有人說,老人是心疼被打的小兒子,縱然他有一萬個不是,畢竟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啊!母親無論在什么樣情況下,永遠都是維護自己的孩子的
議論歸議論,可誰也沒辦法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牽涉到許多家務事情,不是外人能摻言的
老人去世了,她是否瞑目而去?她是否帶著遺憾而歸?無人知曉,因為她走的很安靜,很安靜…… 傍晚,聽鄰人說,他們家喪事辦的很隆重,長長的送葬隊伍
有軍樂隊、鑼鼓隊伴奏,紙扎的人、房子、電視、空調、冰箱等等
也許塵世中老人未曾享用的東西都隨著她的去世實現了
畢竟這樣可以讓活著的人看到,他們還是很重視老人的葬禮的
可是,這些都還有什么用呢?也許只是提供給人們在閑茶飯后有一些可以供議論的話題
聞聽她的兒子女兒都是哭哭啼啼,聽起來多是后悔之語,什么愿望未幫老人實現,什么后悔平時沒好好侍侯老人等等
聽到這些,我覺得很滑稽
心里暗自揣測,是不是非要等到當失去時才去后悔,才想起沒有珍惜?古有“臥冰求鯉”“賣身葬父”,今有背負著患病的母親求學的孝子,其精神感動了多少善良的人啊!人人都是父母生養的,生活中,不論愛情或者友誼或者其他的,也許會有很多,而父母只有一個
當我們慢慢長大,父母已經開始慢慢的老去
想想看,其實,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愿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對父母好點,也就是對自己好
你尋找的天堂,其實天堂就在父母腳下
老話有說:千里去燒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人說,上行下效,我們或者是做了父母的人,或者是即將做父母的人,你遇到這樣少見的事,你能否感到一種寒意從心底掠起?09/01
由于,南寧光榮花扶桑花的夸大局面,也是壯族女子灑脫的民族衣飾裙擺造型,變成東友邦際會議及展覽重心的標記性地方統一標準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