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欣幸地報告大師,開初提出要與孝感的伙伴,做一次世界性的微型演義大賽征文大賽時,國度級演義期刊《演義選刊》也承諾加盟這支部隊,以至表白,如有大作在《故事會》上公布,她們承諾在《演義選刊》上給予連載,進而讓咱們的作者伙伴及其文藝大作一次搜集、多種天生、多元傳遞,真實實行“一旦公布世界知”的杰出理想
當具有某樣貨色變成常態時,它略微有點各別,就立馬發覺了
一如夏季秋季瓜代之際,晚上的和風平靜一分,凌晨的氣氛清透一分,在送一場微涼的雨告別,秋就真的來了
我也曾覺得不妨留住車窗外那些時髦怪僻的局面,以及車廂中兒時玩伴的氣味,卻是否則,我不得不對功夫帶走的回顧說再會,又或再也不見
正如冰心所說的幼年如夢又似真,是回顧兒時間景的淚汪汪淺笑
驕陽炎炎,火辣辣的太陽燒灼著地面,自從加入了三伏,氣象即是特殊的熾熱,午時下樓用飯時城市出一身汗,那次我邊走著邊跟寶付大叔埋怨著,這個氣象有點熱,就想去水里泡泡,嘿嘿哈,其時我想做的事即是當務之急的跳進小河,泅水泰半天,但想到小河里太傷害了,以是最好之選仍舊去水上樂土
從上周一上班發端,從來到上周五,我基礎上每天午時城市跟寶付大叔說去說去水上樂土玩
直到上周五寶付大叔才對我協調了,承諾周末陪我一塊去玩
/> 輸液架下 輸液架高高地立著,我們長長地躺著
一縱,一橫,組成我們生命中一個悲欣交集的十字
輸液架幾乎是現代醫院的支柱,撤走了輸液架的醫院幾乎不能再叫醫院,因為從醫生這一面講,他除了給病人輸液輸液再輸液的程式三板斧之外,似乎別無他方;從病人這一面講,他一進醫院,就等待著有人來給自己輸液,輸得少了,或者遲了,都會讓他覺得自己像一個買菜的老太婆,雖然花了錢,但是卻沒有得到足夠份量的蘿卜和白菜
有經驗的病人一進醫院,第一是給自己找一個好床位,比如向陽的,潔靜的
第二就是給自己找一個輸液架--每天到輸液的高潮時節,輸液架就成了病房里很緊缺的東西,常有病人的家屬一個病房一個病房地探頭探腦:有多余的輸液架嗎?有多余的輸液架嗎? 身邊沒有輸液架的病人,如同身邊沒有毛瑟槍的士兵一樣內心惶恐不安
哪一個病人,或者哪一個病人的家屬與陪員,沒有“凝視”過輸液架呢?輸液架,這個翹著兩個尖尖的角的像牛頭一樣怪模怪樣的東西,我認為應該是醫院的象征和標志
而經前人所皆知的那個紅十字,那種古老的人道主義精神,應該在我們美好的回憶中光榮退休
紅十字與基督耶穌的殉難有關,與一種偉大的獻身與愛心有關
十字架,本應該是吊著人類良知的高貴的架子啊!可是事實上,在我們的一般醫院里,它上面吊著的只是10%的葡萄糖和先鋒霉素第五號
僅此而已,別無其它
所以說也到了應該退休的時候了
現在,勇猛,有力,無堅不摧的先鋒霉素們沖下了高高的輸液架,像是從一面高坡上直沖敵陣的勇士
我們的身體內一片激烈的廝殺聲
然后一片安謐的涼爽和明亮像解放區的天一樣在我們體內隨風擴散,很快我們就在這安謐的陽光中漸入夢鄉,一覺醒來,紅暈出現在我們的臉上! 這時候,輸液架好象就是一棵高高的大樹,我們像走路走累了的行者,小憩在樹下
一樹濃蔭像世界的大手一樣撫護著我們的病體
輸液架,有它忠實地在我們身邊站著,我們就能平靜且放心地睡去
如果我們不幸死在了病床上,那么,輸液架就是離我們最近的十字架,恍惚中,高吊在輸液架上的玻璃瓶子好象就是我們的基督耶穌,就是接引我們的靈魂歸去的天使,就是我們上登天國的腳手架,就是彼岸的世界伸向我們的一只堅實的手!王小妮在《目擊一個人的死亡經過》一文說:“輸液的瓶子像半透明的鬼魂吊在半空中”,她寫的是她的感覺
佛魔一念間
魔鬼和天使其實正是一個事物的兩個面
1994年2月的《詩歌報》上隆重登有一首名為《病嬰》的詩,詩中有句云:“一只玻璃瓶子亮晃晃地/將病嬰的睡眠吊在先鋒霉素的高度/神的孩子在綠風中呻吟/將幼小的苦楚擴散到水果的清香”他寫出了我們大家真切的感受
在輸液架下,在水果的清香中,在我們對親人心跳的注目中,我們不能不想到我們的神,盡管我們不知道我們的神在哪里
醫生與護士有時像是神,要么手到病除,要么和言悅色;可是有時又像是惡魔,要么大聲呵斥,要么冷漠無情! 但不論如何,我們終于站了起來,我們病愈出院了,我們告別了輸液架,告別了我們曾經在下面休息過的一棵生命的樹,我們踏上了新的人生之路
我們生命的前路上還有沒有輸液架?當然還會有!我們的一生,從我們的病的意義上說,就是由一個輸液架走向另一個輸液架的過程
于是又可以說,輸液架,就是我們人生的一種路標,就是我們人生的一種里程碑--病一次,我們就會對生命認真地思索一次,珍惜一次,愛一次;病兩次,我們當然就會對我們的生命認真地思索兩次,珍惜兩次,愛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