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柳笛的柳條在早春二月的柔風里輕輕拂動,像是一把把極細極柔的小刷子,把孩子們的心拂得癢癢的,仿佛無數的小螞蟻在爬,讓人不能自己
孩子們心動了,心動之后接著的便是行動,男孩子猴子般攀上柳樹,選那剛鼓出嫩芽的小指般粗細的柳條折下來,交到等候在樹下的小妹手中
小妹小心翼翼地用手抹去嫩芽細葉,細心地用小鐮刀把柳條切成一寸多長到一揸多長不等的幾段,然后和哥哥一道細細地擰,把柳枝皮擰松了,再輕輕抽出皮里木質的白色枝條,留在手里的就是一個完整的皮套了
擰皮套是一個需要耐心與細致的技術活兒,心急的孩子往往會把皮兒擰破,使得做柳笛的這項工作在這個環節上功虧一簣,中途夭折
完整的皮套擰出來以后,還要小心地用小刀刮去一頭的表皮,露出柳皮嫩黃的內衣,銜在嘴里一陣咂摸,優美綿長的笛音便像一只只綠色的鴿子,飄飛在春天廣闊田野的上空了
于是,一片草青了,一片山綠了,同時青綠起來的,還有人們那蒼白了一冬的夢境
那棵柿子樹長得很茂盛,樹干高高的,葉子油黑發亮,每年都是密密麻麻地掛滿果子
但是我對它卻沒有好感,這源于它對我的一次深深的“傷害”
28、很后悔沒讀書呀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鄉下女人,把大豆在石碾上壓過,用細羅過篩,豆面兒搟面條兒,豆糝子做渣腐;稍稍壓過的,叫豆扁子,可以做粥
粥是玉米面的,又加了菜葉兒和鹽,小火慢煮,等豆扁子熟透了,粥也做好了
香噴噴的豆扁子嚼在嘴里,就好似品味著一顆細密、質樸的心,無盡的心聲是知冷知暖、手心手背的,如同兒時的呼喚,親切無比
這之前的兩天,正下過一場暴雨
上山的路上,偶有幾棵新生的大毛竹被狂風攔腰折斷
山溪嘩嘩地瀉著,更加映襯出山野的寂靜
來到“之字瀑”和“裙衣瀑”面前,我們因攀山而疲軟的雙腿又陡然興奮起來
活脫脫像人一筆寫就的“之”型瀑,掛在巖石上,不僅體現書法的美,也讓人感到水的古樸、嫵媚
“裙衣瀑”呢,是下凡的仙女向天柱山大峽谷展開她的石榴裙,向她臺下的觀眾獻出一種天國風情
“瀑”是這深山峽谷最有個性和風采的角色
除了這兩座瀑布之外,還有“幕連瀑”、“連環瀑”、“珠聯瀑”等等,大小不一,百樣意趣,令人頗有進了“瀑布大觀園”之感
最撼人心智的是“通天瀑”
從一天空缺口傾斜而下,如雷嘶鳴,落差達60多米
游客站在瀑底舉首相望,瀑布上端連著藍天白云,讓人感到它就是天空的使者
瀑布中間,還有幾股小瀑布飛出,如巨樹上的枝椏,隨風起舞
大家脫了鞋和襪,從一小溪流里連摸帶跳地過去了,來到瀑布底下,繽紛的雨絲灑滿臉上,像是大山無語的撫摸
攝影過后,我們又狂歡了一陣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