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游》的結尾,那個夕陽武士看著遠去的猴子落寞的背影,吸了一口涼氣,說,“我覺得他好象一只狗哎
”是的,一只狗,跟在老和尚后面,藏起翻江倒海的神通,甘心亦步亦趨拜上靈山
他真的那么希望成佛成圣嗎?連紅孩做了善財童子,他的妖精爹娘和妖精叔叔還大怒,和悟空結下海樣的冤仇,“我家侄兒還是自在為王好,還是與人為奴好?”這樣的詰問,未必孫悟空沒有
可是偏偏一個猴子如此癡心,耐下猴性子,逢災救災,遇險化險,為保師傅到靈山,走了整整一十四年,而憑他的神通,一天豈止十個八個來回!真是如他說的“一卷經能值幾何”,在他心里,是那一諾值千金!
14、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
我無言以對
只能靜靜地望著沉重的碾砣,發呆
這次的發呆,和十歲時候對著老碾發呆不一樣
那是孩童詛咒般的呆,里面蘊著對遠方的召喚;現在是一個成人滿懷鄉情的呆,透著傻氣
兩種呆,一個人,先是輕松和愉悅,后是沉重與心寒
我明白,這樣的沉重和心寒無理
被時代淘汰的東西,終將是要淘汰的
否則,村人們不會走出光滑如鏡的碾道,只能在原地一遭一遭的轉圈兒
季節是時間的一種形式,時代同樣是時間的一種形式
時間穿過村莊和田野所能留下的,是讓一些事物稍稍變老一點,再變老一點
時代穿過村莊和田野所能留下的,當是一種嶄新
在這樣的嶄新面前,沉沉的老碾也只能讓我們生發出思念了
思緒沿著直覺來到這片天地的時候,我聽到無聲的風聲在這里蕩漾,聽到杯子里的一杯清水清脆滴答聲,滴答的是生命擲地有聲的呼喊
是誰的生命在按部就班地走動?誰的靈魂在這里演繹他的輝煌或失敗?誰說我不能走進那個神秘的地方,一生的張望在外圍執著地掙扎
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走進來
陽朔西街的燒烤,秉承了火的氣質,火與火氣,表面化和“硬”
在瓷器的鑒賞術語里,火氣與贗、澀、滯等同屬于“態度”的范疇
炒沙螺也是硬的
吃螺和被吃,都不是無所畏懼,無所畏懼的是螺殼
螺殼把螺隱藏起來,硬包裹軟
把傲慢的一面朝向你,把難以咀嚼的硬留給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