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當然是千古第一奇女子了,一個女孩子,把人生體會得如此透徹,非天才不可有
只是天才多薄命
李清照是天才,且又是女子,當然更其不幸了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少年時代的幸福當然終生難忘了,可命運卻是無可把握的
曾經的“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歲月幾乎一閃而過,站在凄涼的后處,想以往,明誠已去,沙洲夜冷,一聲嘆息,驚飛鷗鷺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一個人躺在雕花的床上,只記得那個人的模樣,嗅著那個人留下的體香
長夜漫漫,誰堪同床?只見明月復照舊時屋頂,不見如水柔情,深巷之中,砧聲空蕩,敲著一個人一生的惆悵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無眠,這種無眠卻伴隨了她整個后半生,在你的想象中,那該是怎樣的一副憐人模樣:云鬢零卷,愁壓眉頭,兩腮掛霜,目光迷朦
這世上罕有的奇女子,顧影自憐,繪景狀物,感謂世事,是何等的精巧玲瓏,入骨三分!
這時,布列森涅夫上了舞臺,他打斷了第11位正嚴厲譴責劇本的發言人,高聲說道:同志們,法國有句諺語說得好,真理誕生于交鋒中
我很高興10個發過言的人和第11個正在發言的人一致嚴厲譴責這個劇本,因為我相信下面發言的人將持完全相反的觀點
起碼我已知道有一個人持這種觀點
一小時以前,斯大林同志同我談話時對彩排發表了如下看法:劇本寫得很好,遺憾的是彼得大帝的英雄氣概表現得不夠
”他的話剛完,會場上馬上響起“斯大林同志萬歲”的口號聲
多少年來,無論我走到哪里,母親都讓她的愛伴在我身邊
而今的我,在外面呆了這許久,每次電話回家,母親依舊如昔的問寒問暖
不久前,我又一次受到了母愛深深的感動
在前不久,這里天氣將變之前母親打來電話告訴我道:“天氣要變了,你記得多加點衣服
”第二天果真如母親所說的那樣,變得冷了起來,下起了涼雨
我一下子想到了余杰寫他母親的一段文字:“當我在北京之后,母親每天都關注北京的天氣
……在蜀中的母親,居然能像把脈一樣,把出北京的體溫
而母親,至今沒有到過北京
北京的一千多萬人口中,母親只認識她的兒子一個人
”如今我的母親也在家鄉為大理的天氣把著脈
原來母愛讓天下的母親都做著同樣的一件事
袁隆平的批評尖銳、中肯
告誡“耍筆桿子的人”要實事求是,不要再“杜撰”脫離實際的“故事”、“成績”、“數字”……因為,脫離實際的杜撰,會禍害革命、禍害國家、禍害人民的,會給后生、后人留下笑談的
??熬制紅糖既是那“甜蜜的事業”,糖農門遂在甜蜜的氛圍中熏得了一份雅趣,盡力發揮自己的藝術想象:扎出篾架子,浸成糖斑鳩糖鷓鴣糖鳳凰;雕下鐵模子,澆出糖獅子糖兔子糖菩薩
笑笑的糖菩薩,不但那笑容甜了又甜,且渾身上下都甜得到位甜得全面甜得透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