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兒童們最憧憬的,大概是一場冬雪,且很大的那種,不妨踩在上頭,有咔咔,咔咔的聲響,不妨隨意就能堆個雪人,滾個雪球來玩
本年的冬天,雪來的晚些,兒童的期盼聲早已吞噬了冬的冰冷,卻遲遲不見雪的影子
好不簡單,吹過幾朵雪,飄著飄著,竟成了雨
三兩天的小雨,伴著濕潤的情緒,在鄰近年終時,德高望重聲中,成果了冬的信箋,漸漸凍結成了雪,一點一點,甚是惹人愛好
與書有緣,注定神交許多故友
我贊同蕭倫在《讀書有所見作》中的論述:“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水泉溉
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思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我認同袁枚在《隨園詩話》中的悟語:“蠶食桑而所吐者絲,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釀者蜜,非花也
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我推崇葉圣陶在《讀書二首》里的五言詩:“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矻矻復孜孜,書我不想屬
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
”我嘆服王國維提出的讀書做學問的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
”
你的此刻都湮沒著將來的效果,你的情況都湮沒著情緒的緊急,你的苦衷都動容著心勁的寧靜,你的寒暄都垂死著外界的吸吸力
自識字以來,凡是有了感觸,都有提筆的習慣
雖成不了文,即便就是那么一段,那么幾句,然而再忙再累,也是一定要寫的,因為心里知道,那樣的文字在以后的日子是再也寫不出來了
我笑,我不符合對本人懊悔,收回我的往日,我也發端斷定我的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