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不知道那黃寡婦的男人給她點播的是什么種子
結婚后,幾年就已經過去,也不見生根,也不見發芽
她的男人怪她是不生蛋的雞,肚子有問題,而且說她那東西太松弛,自己的東西就像一顆繡花針在一口大缸里攪動;她卻抱怨男人的那個東西太軟弱無力,就像短小的鎬桿,無法撐到河底,簡直不夠味兒,自然懷不上小崽子
她甚至公開地說,她感覺到她自己的男人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盡管家里還算富裕,她卻認為自己并沒有真正過上一天的舒心日子,心里便窩藏有一種日積月累渴望燃燒的火
這火燎得她渾身就不舒服,心里很不自在,就像洪水要找到決堤的口
曾經,她也想到過去偷種,花了一包子功夫,碰巧得很,真可惜,卻是處在安全期
當然,最初她也不懂可以受孕的日子
輪到自己的男人死了之后,她便沒有正當理由懷孕生子
這是她心頭的最大遺憾,也是最大的恥辱
——一個女人沒有兒女,就不算是完整的女人,就白白地長了那么多附帶的東西
還要浪費掉那么多的月圓月缺,忍受大概每年每月五分之一的折磨
她的經血量多,表明生育能力強,每次都要用去一打多的衛生紙,弄得小腹疼痛難忍
男人死后,她也沒有另外嫁人
心里還是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男人,雖然她的男人并不能滿足她那個方面需要的質量,她經常要求與男人一晚上就要干幾個回合,不然絕不罷休
現在,即或是經常偷人,也只是滿足自身的需要,也不想生兒養子,便小心地選用避孕套,或者是仔細地計算安全期
這也是在她的男人出事故之前,她才在一本雜志上剛看到的
她的頭腦很靈活,就學以致用,活學活用
其他的男人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負擔,這樣做,也挺高興
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就一個人,來來去去都自由
除去對她的渴望,其他的就了無牽掛
“家花沒有野花香,結婚不如嫖婆娘
”便是他們的口頭禪
“路邊的野花也要采,不采白不采;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
”各取所需,各得其所,這叫“雙淫原則”
還有點兒好笑,居然講仁義,講道德,講原則,講責任
這黃張二人孤男寡女,走到一起,自然就是“歪鍋配歪灶,配起來才眼巧”
8、成功就是當洋溢的生命力突然沖決堤壩而匯入一條合適的渠道
何懷宏
品讀他的一生遺跡,認知他的詩意人生,自但是然,發端搜羅他的作品與著作,去從他之字字句句,憧憬拜讀,鑄就精神,進修先哲,普及本人,持久彌新的人生遭受,教師若此,我自當效范
不問可知,老天并不會領會我,雨仍舊那么下,對那飛蟲幾乎毫無震懾力
我憤怒地不復去看它,就讓它得瑟去吧
我發端查看起了樹的臉色,樹也不是一律的綠色嘛,有的臉色深,有的臉色淺
昔人用“遐邇上下各各別”來刻畫廬山,我說要用“綠映深淺總紛歧”來刻畫我暫時的樹,假如叫人來這邊寫照,大概還真會被曲解為是在檢驗畫師的技法吶
一個村落,有一個村落的使命,周城的女人們,它們快樂的使命,就是織染出一匹匹扎染布來,裝點好遠遠近近的人們的生活
流水清風,古榕老巷,場景優美得像水粉的畫面
現在,不要打擾她們,讓這些美麗和曾經美麗的女子,鋪開一塊塊原質的棉布、麻布、甚至還沒有上色的絲綢吧,現在它們向上只有風的味道,風的顏色,而這些女人們,就要將身心都展開了,在風中畫上她們和她們祖先心中的圖案:展翅的飛鳥、游動的魚群、四季綻放的花朵、以及蒼山的雪和洱海的月……它們和生命在一種動與不動的狀態間
然后是一針一線地扎縫起來,一針一線總關情,將一份份想象浸染進一種叫板藍根的植物配制的藍色汁液中,布上的花蕊,在酸澀氣味的土靛染料中吸吮得無比飽滿,并用急切的心態準備陽光下最為燦爛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