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讀書于個人來講,不僅是開啟心智的需要,也是心靈的安慰和寄托
漫步于書的世界,就像久渴的路人捧起清亮的山泉咂個不停,就像冬夜圍在爐前細細品茗
那些書卷長伴、墨香長留、挑燈夜讀的日子總讓人感懷留連、思緒萬端
只有在閱讀中,我們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才知道世界的博大和奇異,才靠近觸摸那些偉大的思想和心靈
石林回來,想到明天就要去麗江,今晚是住在昆明的最后一晚,于是決定晚上再好好地看看昆明
那個女人撞到了白色的蘭花,一塊supa掛,一個聰明的嘴,微笑,笑著笑,蠟是封口石,密封的石頭她坐著如此溫柔孤獨
“雅!”我們異口同聲
孰料,尚不到一周時間又被告知:字寫完了
于是相約了朋友興沖沖去取
那天是2005年11月24日
車進濟南打電話徇問時才知先生再次入院接受又一療程的治療
病床上,先生極瘦,朋友告訴我先生病前體態約相等于眼下先生兩倍
先生譴了太太回家取字,我和朋友便同先生在病房攀談
先生精神不錯,健談,只是言語間顯出虛弱,話一多便有些氣粗,擔心得不行,我勸先生休息,先生笑笑說不要緊
先生問起我寫得什么?我不好意思地說是詩歌、散文、小小說等等的大雜燴
先生便給我談古典詩與現代詩、談大陸詩人與臺灣詩人十四家,不時飽蘸深情吟出幾首
你讀誰的散文?先生問
我很窘
說不上來,讀得少,也雜
先生便說讀讀賈平凹季羨林汪曾祺邵燕祥馮驥才吧
先生還列舉了一些名字,我讀書少,記不住了
說起小說創作,先生就談到了中外名著,并聲情并茂地背誦起《三國演義》來
先生之博學、隨和自是頗令我感佩了
先生說多讀些總是很好的
可是時下書這么多,我都不知道從哪兒讀起
我說
先生舒了口氣說,是了,都讀是指定讀不完的,要淘,從浩如煙海的書中淘出好的書來讀
這樣吧,你的書出來后,給我送來,我也該病好了,到時候我給你圈一下你該讀的書目,這樣會好些
先生對我這個后學晚輩的熱忱怎不令我心生感念與敬重呢?眼睛便很是潮了起來
開始期待與先生的下次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