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白的說法,可不就是“好玩”——譬如魯迅書寫的種種事物,反禮教、解剖國民性、鼓吹白話、反對強權等等,前面說了,當時也有許多人在寫,其激烈深刻,并不在魯迅之下,時或猶有過之
然而九十多年過去,我們今天翻出來看看,五四眾人的批判文章總歸及不過魯迅,不是主張和道理不及他,而是魯迅懂得寫作的愉悅,懂得調度詞語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戲性
縱觀時下社會,講究時間就是金錢,搞市場經濟需要高效率,大家都忙了,也就難得有點工夫閑情逸致,更是珍惜一個周末或者一個星期日的清晨
我擠出時間坐書桌前讀書寫作,而妻子在梳妝臺前描龍畫鳳,但顯然“詩”房話精練多了,也精辟了些,三言兩語下崗、炒股、誰家兒子考研、誰的老公出國……更多的是說自己家的,女兒出息了,說很快就會提職、加薪;你如果再出一部小說,咱也到書店簽名售書;你這個老太婆這么把年紀了,怎么還要去表演時裝摸特兒……哈哈!瞧瞧,忙歸忙,咱夫妻之間的交流詩情畫意依舊
熟習中,連接地創造本人的優點和不及,不停地上鉤查材料或討教教授,有了杰出的互動,這世俗凡塵世便又多了一個心愛的本人
當時,我們這些不諳世事的孫輩們總以為北京在天上,因為那時我們常唱“毛主席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認為太陽在天上,毛主席和他住的北京城也應該在天上
我們都羨慕爺爺有本事----能上天,爺爺聽了哈哈大笑,他告訴我們,北京也和我們一樣同處在陸地上,只是離我們很遠很遠,在北方,“毛主席像太陽”那是人民對領袖毛主席的頌揚.....”從此,北京才從我的印象中由天上來到人間
在我的心中,爺爺就像一本百科書,你想要知道的,都能從他那里找到
可惜,爺爺終究抵不住病魔的摧殘,在他七十六歲高齡時安祥的離開了我們
我想,倘若爺爺再活二三十年,再看看今日省會長沙那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那寬闊筆直的馬路、那集世界各國風俗于一體的世界之窗......再去北京看看氣勢恢宏的立交橋、那瑰麗無比的中華世紀壇,還有正在建設中的奧運會館......不知爺爺又會要寫下多少美文華章
哎,年歲不留人,我們無法挽留可親可敬的爺爺,我為失去一位勤勞一生、滿腹詩書的爺爺而痛惜
但老七的老婆懷疑他利用工作之便在外面搞女人了
做為他的四哥,我也曾旁敲側擊地試探過并警告過他,“老七,警察的形象很不好,你應該潔身自好,在河邊站久了,鞋子也會濕的,你可要保持晚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