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家!當我疲憊不堪地出現在父親面前時,他心痛地接過我手中的行囊,對我說:“回來就好了,爸爸知道你的品性,你受了委屈,爸爸心里也難過,你別怕,有什么事情爸爸給你扛著”,父親的一席話讓我淚如泉涌
第二天,就在我要出門上班時,父親說:“你等等我,我要上街買藥,可以跟你走一段路”
然后陪著我一直走到辦公樓下,他才放心的離去
快下班的時侯,父親又來到了我的辦公室,等著接我一起回家
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會躺到手術臺上的,所有看到的書籍上都說,自然生產的孩子要比剖腹生的孩子體質要好
我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要勇敢一次的,再懦弱的女人,也終究是要為自己的愛人勇敢一次的,不是嗎?
感觸咋樣啊!哼
沈從文先生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樓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
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
精致、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筑,這廟供奉的是“人性”
一 歲末倒數第三天,也就是臘月二十八,單位一放假,我立刻就將妻攜女,冒著嚴寒,急急忙忙乘車往故鄉罐子溝趕,回去與老家兄弟姐妹團年
中國人年的情結很濃
奔波一年到頭,總想利用過年之機,親人團聚,熱熱鬧鬧地吃一頓團圓飯,甜甜美美地喝一杯團圓酒,在祖先神龕前嗶恭嗶敬地敬一炷香,再去奔波來年的生活
于是,過年成了親人團聚的節日,也是親情之車的加油站
我已經八年沒回過故鄉團年了
八年,一場抗日戰爭的時日啊! 八年前,父母兄弟全都健在
我每年春節回家過年,吃雜面、攪團、火燒饃、活水豆腐、豬蹄湯,享用一肚子粗茶淡飯,享受一年的濃濃親情
自父母雙亡,弟弟早夭、兄弟姐妹各自興家活人,各忙自家的油鹽柴米,到了年底,很難團聚一處了
八年前,我寫過一篇《回罐子溝過年》的散文,發表在《四川日報》上,較為感性地敘述了一段親情
其時,父親已故,母親和弟弟尚在
這八年來,人事變故,窮忙生活,縱是“親情”、“故鄉”一類十分煽情的詞語在胸中反復涌動,回老家過年,也只停留在一種思維活動,難成現實之行
這次回家,母親和弟弟已故去多年了,我們將落腳大哥興華家
俗話說長哥當父,長嫂當母
大哥大嫂非常樂意做領頭人,臘月初幾里,就傳言帶信打電話,要我們過年時早些回去
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瘦小的外婆學會了犁耙耕耖,學會了一個男子漢會做的所有農話,硬是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這副千斤重擔,把二四個子女撫養成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