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的天氣要比現(xiàn)在冷,小巷中到處是滑溜溜的冰灘,等走一天的路,布棉鞋就有些潮濕了,晚上以最快的速度脫光了衣服鉆進熱炕上的被窩里時,奶奶就會把棉衣棉褲鞋子放在爐火邊的凳子上烘烤,清晨起來,剛從爐火邊拿來的衣服有一種干爽的爐火的味道,穿在身上余熱猶在,而擦得锃亮的爐盤上還有一個一面已烤成焦黃的饅頭,帶著這絲溫暖在漸亮未亮的天色下走在通往學(xué)堂的路上
冬日的暮色早早就來了,放學(xué)回到家中時已是饑腸轆轆,這時,爐子中有剛燒好的土豆,拿著燙手的土豆一邊大口吹氣一邊在兩只手里來回打滾,好不容易剝了燒焦的外皮,露出酥黃的冒著熱氣的瓤來,迫不及待地咬一口,又沙又甜,特別是烤得酥黃的那一層皮,跟牙齒慢慢較著勁兒,焦糊的香甜的柔柔的說不出來的味道,吃一個冬天不煩膩,從小時候吃到大了還是想吃
而晚上全家人貓在爐火最旺的一間屋里時,爐火上也許會炒上一鍋瓜子、大豆之類的干果,在“嘩啦、嘩啦、咔嚓、咔嚓……”聲中,一個平常的夜晚慢慢流淌過去
/>小攤上賣的現(xiàn)炒瓜籽兒實在香,每次買了總要先推開手邊的事兒嗑上半小時
這份熟悉的香,會喚起我兒時的記憶
我兒時的鄉(xiāng)下小村,將葵花籽叫作毛嗑兒
毛嗑兒橢圓形,細(xì)長,炒熟了嗑去皮,瓜籽仁兒呈淡青色,小得不及小指甲蓋兒,細(xì)嚼起來,香味滿口
若是沒炒,是白色的,味道清淡
記憶中的小村有一排排的土屋,屋后是一條不寬的土路,路兩旁柳樹蔥蘢,有如天然的綠色長廊
村前有一條小河,河里有泥鰍;村后是斜緩的山坡和林帶,坡上有地,曾種過大片的向日葵
飽滿的陽光下,我和小伙伴們在山坡上玩,身邊是盛花期的葵花地,偶爾轉(zhuǎn)頭望過去,一大片黃艷艷的葵花讓人目炫
小時候并沒有覺得那片暖黃有多美,我們更感興趣的是向日葵蒲扇大的葉片
頂在頭上遮陽,然后簇在小山坡上捉螞蟻,或是用手撐著當(dāng)作小雨傘而在馬路上瘋跑,都曾是我們最得意的游戲
田里種的向日葵,是要交“公糧”用的,以完成經(jīng)濟作物的任務(wù),而院墻周圍的向日葵,就是自家種來吃毛嗑兒的了
成熟的東西總不喜惹眼
當(dāng)明黃的花瓣漸成深黃,枯萎,落掉,圓盤也呈黑色并向著地面時,便到了快采摘的時候了
采向日葵可是小孩子們的專利
因為太高夠不著,常常幾個小伙伴兒一起拉住它的桿,喊著號子,將它搬倒才行
向日葵剛斜近地面,大家便忽啦啦的爭著跑到圓盤那兒,搓去盤面上的花蒂碎屑,露出怯生生的毛嗑兒
用手指摳下幾粒,看看它的大小,胖瘦,便開始大喊“這個可真成(飽滿)啊!”,或是有些失望的大叫“太小太癟了!”扔一個進嘴里,嗑出的籽仁兒濕滋滋的,有著新收的清香味兒
品評過后,才拿了砍刀“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的砍下向日葵“頭”,收在柳條編的大笸籮里
放在陽光下曝曬,完全晾干了留待炒著吃
炒毛嗑兒可是個精細(xì)活兒
在鄉(xiāng)下,不象現(xiàn)在城里用高高的鐵皮回轉(zhuǎn)爐,而是用做飯的大鍋炒
在農(nóng)閑的深秋或冬夜,吃過了飯,大人們串門拉話兒,孩子們便集在一戶里炒花生毛嗑兒
灶下的火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用玉米的秸桿做燒柴最好
這時小伙伴兒們分工也很明確的,哪個添柴,哪個翻炒要有講究
添柴的要細(xì)心,翻炒的要個大,免得燒得太猛,翻炒不及時會把毛嗑兒炒糊
先將早從村后沙地精選的白細(xì)沙倒入鍋里,燒燙,再嘩的一聲將大簸箕里簸好的毛嗑兒傾進去,急急的用鐵笊籬來回的翻
100度的白熾燈掛在大鍋邊的墻上,鍋里騰騰竄出的煙氣漫在光亮里撲著人的臉
“噼叭噼叭”聲陸續(xù)響起來,拿笊籬的便急急的揮舞手臂,生怕慢一點兒會熟得不均勻
緊接著便是密集的爆響,圍在周圍的小伙伴們也要替翻炒的人緊張
不時的從鍋里撈出來一兩個放在嘴里嘗,邊喊著“燙死我了”邊將毛嗑兒皮嗑開,嘗嘗籽兒仁是否已夠了火候
沒嘗的孩子眼睛亮晶晶的望著嘗的這個,急切的問:“咋樣了?熟沒熟?”臉上泛著饞樣兒
不停的嘗,還要密切注意毛嗑兒的顏色變化,翻炒的人不時用詢問的目光看著嘗的人,有如正在執(zhí)行一個很莊嚴(yán)的儀式
待一聲“撈!”,他便立即將毛嗑兒從白沙中用笊籬篩出來,這時手要很麻利的,毛嗑兒通常是八分熟
若是熟到十分,再不及時散熱,吃起來就會發(fā)苦,就是炒糊了
在屋外的涼夜里,大家守著炒好的毛嗑兒,邊“撲撲”的吐著皮邊笑鬧著,歡快而又熱烘烘的氣氛一直溫暖著今天的記憶
鄉(xiāng)下的毛嗑兒到了城里便叫瓜籽兒了,還有被加工成五香的,各種各樣
但無論怎么變換叫法兒,都是向日葵的種子,就如我,從鄉(xiāng)村到了城里,外形言談可能會有所改變,但骨子里仍是純樸的農(nóng)家孩子
哦,毛嗑兒,讓我懷念兒時的鄉(xiāng)村,童年的自己
月月紅花形幽美、花枝筆直、花樣燦爛,葉片分明、芳香四溢
朵朵的花瓣刺眼光亮,似乎是這個時節(jié)最美的捐贈
花怒放時,花滿枝梢,濃香襲人
確有朵朵精力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的情味
它各別于普遍的花,脆弱鮮艷,它的美在乎體驗風(fēng)雨后愈發(fā)的堅忍和執(zhí)著,愈發(fā)的明麗和刺眼
月月紅花根系萌生力強,枝條豎立,矗立進取,老是灑脫微笑的開放
在公園里,在街道兩旁,老是能看到它一臉的明麗和絢爛,那片片花瓣各別于喜迎春花的高雅,也各別于夜來香的嬌媚,更各別于菊花的秀美
它的顏色純粹明快、它的天性靈活頑強,我愛好它窮當(dāng)益堅,頑固拼搏進取的精力
月月紅花香味不濃,然而高雅,絕不勉強
響亮而暴躁的夏季,在陽光“嗶嗶剝剝”地爆裂中挨了過去,終于,空氣不再濕沓、粘稠
天空敞開了胸懷,一切生物在金屬般明朗的光亮中,干脆而有風(fēng)骨
花木的香,在安然恬淡的秋中飄散開來,尤其是清晨和暮晚時分
那種怡然,讓我無端地想起《詩經(jīng)》,想起蕨、蓀、芣苢、萵苣,還有飛白的蘆葦
干凈的詩歌,像秋天透明的水滴
一個衣著青衫的吟者,在水湄或者某個渡口,緩緩而行
我蠻不講理地把《詩經(jīng)》設(shè)置在秋——這個廣大的背景之中,概是因了兩者,在我心里極其干凈
江南的風(fēng)景,清風(fēng)冷拂,飄揚的記憶平添些許落寞,淡淡的思念,含蓄而甜蜜;江南,儀態(tài)柔婉、笑靨恬雅
一次凝視,一個回眸,都會讓我深深淪陷在你溫柔的煙波里;你與那一江春水共醉心瀾
一次次將你的音容刻上花屏,將你的溫婉繡入帕絹;那縷縷幽荷的清香,融入飄渺水岸的江南煙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