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時間,常常回故鄉的功夫,乘坐私人車奔駛在通往故鄉的參觀路上,雖說路兩旁的樹一晃而過,而變幻的秋葉一片片地貯留在了我的心間
我在想,晚秋的到來,大天然果然一位高貴的把戲師,用生花妙筆把晚秋的樹葉刻畫的多姿多彩,實在為故鄉的參觀路上增了光,添了彩,借著如許的光榮,還家的情緒大好
我知道我并不是個勇敢的人,甚至有時候會變成懦弱,而自己卻是極端可惡那些懦弱的人,這算是種矛盾吧,當我試著去了解別人的時候,我卻在正在走的旅途里迷失了自己,我在疑慮以后的那段道路是否還是漫長如初,那些經過身邊的或是正在進行的事或人,是否如一朵花開的時間般短暫
我開始在每一個經過的路口彷徨不前,我企盼,那里有坐永遠可以棲息的宮殿,那里有豐盛的晚餐和柔軟的錦裘,我可以堂而皇之的躺著生活,用不言累,那該多好啊!
過往的生擲中,從發端到中斷都從來在夢里
精神擺渡的船埠上城市在各別功夫展示著百般走散的人
27、我的笑就是這樣厲害,能讓你們毛骨悚然
好在我還是看到了剡溪,略略可以彌補一下不能去雪竇山的遺憾
溪口的得名就因了剡溪,我在當地的一份文史資料上看到這樣的記載:“剡溪由西向東流過,到了武嶺頭與溪南山阻夾成口,故名溪口”
這是一條有名的溪流,李白在著名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說“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杜甫也有詩曰:“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
它發源于剡界嶺的大湖山,由新昌入奉化境,九曲而至溪口
剡溪九曲在古代就是著名的風景旅游區,各有勝景古跡,尤以一曲六詔為最,相傳王羲之在三十五歲那年辭官退隱于此,晉穆帝曾六次下詔敦促這位書法大師赴任,他都不去,他的隱居之地因此得名六詔,這里至今還存有王家住宅以及石硯、石池、鵝池等遺跡
緊隨其后的是那個寫了千古名句“凄凄慘慘戚戚”的南宋女詞人李清照,靖康之變后,她只身南逃,也曾寓居六詔
如果我沒記錯,現今的嵊州市文聯就辦有一份名叫《剡溪》的文學雜志,級別不高卻品位不俗,它以剡溪為名,大約也是因為這條溪流文脈的源遠流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