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不要放棄,放棄了今天就是放棄了一輩子
又見老屋有一支有關老屋的歌,在心里打了很久、很久的漩渦,一直沒有唱出來
今年春節,我終于在侄兒的陪同下回了一趟老屋
天!這是那棟我熟悉的親切的熱鬧的、生我長我、陪伴了我十八年的老屋么?怎么這般的低矮?我童年、少年眼中那高大、氣派的大斗門哪里去了?那142020-12【原創】
又見老屋有一支有關老屋的歌,在心里打了很久、很久的漩渦,一直沒有唱出來
今年春節,我終于在侄兒的陪同下回了一趟老屋
天!這是那棟我熟悉的親切的熱鬧的、生我長我、陪伴了我十八年的老屋么?怎么這般的低矮?我童年、少年眼中那高大、氣派的大斗門哪里去了?那142020-12【原創】
缽缽雞——看菜名,沒有人懷疑這是一道好菜
其實,就是盛裝在缽缽里的雞肉,家鄉很有名的小吃
我的家鄉飲食文化不甚發達,鄉下嘛,不挨餓就不錯了,還奢談什么文化?品嘗過的東西可憐,記憶中有點印象的也就不多,名氣再大點,大得走出縣城的,更是鳳毛麟角
缽缽雞就很有名氣,凡到洪雅品嘗過此菜的朋友,就會留下如此印象
這是缽缽雞的幸運
也是家鄉的幸運——還好,一盤雞肉,終于沒有讓鄉下老家的美食文化成為空白
文化是一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
裝進筐里的,不見得都是好東西
缽缽雞卻是好東西無疑,菜好,菜名也有講究
雞就是雞嘛,還缽缽
究竟是雞,還是缽缽?真有點畫蛇添足的嫌疑
所知道的小吃,取名似乎都犯有這樣的毛病
比如罐罐粉、竹筒飯
名字前冠個“罐罐”、“竹筒”,僅是區別烹制的器具特色而已,其實就是粉條和米飯
沒有想去取掉前面的“罐罐”、“竹筒”,我們關注的是美味,名字的毛病也就容忍了
想來,缽缽雞前面的“缽缽”也不是可有可無的綴飾,白宰雞、紅燒雞、青燉雞,也是,不然,混為一談,豈不索然無味
一陣風雨呼嘯而過,咔嚓一聲,又一塊山石被撕裂分割,轱碌碌滾入亂石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