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承認我很貪心,有風有酒還想要你
/> 去石屏前,才知道那里有個來鶴亭
在網上搜索,石屏有許多風景點:秀山,鄭營,煥文塔等
在這些景點中選擇來鶴亭,是因為我們到石屏時走錯路,不知新公路已建成,而秀山和鄭營均在從楊武到石屏的老公路上,那段路特別難走,不想再走一次
煥文塔于1994年拆塔重建,自然不愿去
而我們在路上來來回回尋找進入異龍湖的路時,見到一座山,山上環繞著建起房屋,最高處是寺廟,遠遠看去輪廓秀氣,亭閣典雅
因此,早晨起來,雖然開始下雨,又知石屏當地不太重視旅游業,通往風景點的路都沒有標識,得一面走一面問路,還是決定,去來鶴亭
據介紹,那里還有文昌閣和魁星閣
來鶴亭并不遠,但我們在城里兜了好大會圈子,才找到正確的路
車直接開到山下后,卻猶豫了
仰頭就能看見亭子樓閣錯落有致的樣子,但它位于村莊之中,我最怕村子里散養著的狗
另外,因雨的緣故,路必然不好行走
由此可知,來鶴亭,并不是一個旅游勝地
等了一會,雨停后才順著進村的小道慢慢走上去——村人十分熱情,告訴我沿著路一直走,見到石獅子就是了
房屋依山而建,路也環山而繞
走了一會,見有扇門,雖然門外照壁上的字均已剝落,但門上畫梁古色古香,“未束島”三字懸掛在門的上方
門內綠草成蔭,鵝在院內覓食
憑我在石屏問路時所受到的待遇,認定這里民風淳樸,就是村人的住所,進去看看也不會見怪
剛進門就有一老者迎了出來,也不問我來做什么,就向我介紹起這里的起源
原來這里就是來鶴亭了,只是沒見門前石獅子,又沒有走到山的最高處,所以才有些誤會
來鶴亭有個傳說
其建于明代,名為海山亭
清朝時,石屏的一位知州到亭中游玩,見一秀才在亭中獨飲
那秀才相邀,兩人對飲許久,太陽當空不西去
秀才取笛輕吹,太陽落了下去,一只白鶴飛來,秀才騎鶴而去
知州才明白:遇上呂洞賓了
知州就請人在亭內塑了呂洞賓的像,并將海山寺改名為來鶴亭
傳說總是傳說,當不得真
老者用手往山上一指,說呂洞賓的塑像就在上面,讓我自己去看
沿路往上走去,離山頂已不遠
路的邊緣略為工整,中間是些不規則的青石,石與石的間隙里長著雜草,九重葛紫艷的花被雨水打落在路上,路兩側不知名的野草長得興興旺旺
走在這樣的路上,不由心不靜
很快就到了頂,在亭內就見了呂洞賓的塑像,一個在梁上,青衣,吹笛,騎鶴
另一個則醉臥在牙床上
秋天,風清氣爽,層林盡染,萬物老練
大雁翻過千山萬水飛向南邊,泛黃的葉子偶然凋謝飄落,老是會激發人們心中別樣的感觸之情
木荷的花語是持久、融洽
紛紛寰球,滔滔塵世,淺淺木荷香
木荷,融洽
希望人持久,千里共嬋娟,大師融洽生存,融洽相與,友鄰和睦,來日會更好
一個春日的禮拜六下晝,住戶小區左右的報章雜志亭里,報亭主人文叔正清閑地翻閱著期刊
這時候一個身穿紅裙、十五六歲相貌的小女孩走到報亭前,她到處查看著,猶如有點手足無措,看了看機子,又寂靜地走開了,但是不多片刻,又到達報亭前
不領會是反重復復地在報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