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1984年就開始關注和參加了
最早是兩三個代表來觀察,擺個小攤位,到今天,幾乎是年年十幾個人的隊伍,攤位由幾平方米到幾十平方到百來平方
這次來參展的人員我數了一下——28人,不僅有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管理部門,外貿部門,連美工設計都帶上了,連車間里干活的在線工人也捎上了
為什么?這叫“輪流學習制”
為要給更多的人開眼界和學習的機會,使得“珠江鋼琴”產品在每一道工序和環節上,融進更多的西樂產品精神和元素,而要改造這一切,首先又是從人之根本開始
童志誠先生的眼界——高啊! 2003年,著名作曲鄭秋楓,詞作家鄭南兩人合作,根據珠江人精神創作了一首《珠江頌》
這曲大合唱旋律多次在廣州市、廣東省,以及“中國金鐘獎”音樂大獎晚會上演唱過
我曾有幸地在現場聆聽
《珠江頌》旋律和諧、優美,聽了,真的宛若一條珠江大河在您的面前流淌蜿蜓而過,真的有如珠江的浪花在您的面前涌動,起落;聽到的朗誦詞,更是氣勢磅礴,精神鼓舞,心魄激勵;其間,鋼琴伴奏,獨唱,領唱,伴唱,合唱,采用多聲部的演唱形式,真的是把珠江鋼琴人凝聚的精神推上了時代舞臺
有這種精神,在歐洲唱響珠江文化旋律的期待,剩下的只是一個時間安排問題
是啊!我心里已經在默默地想著…..七 我最后告辭了童志誠先生,最后告辭了法蘭克福的Musikmesse,最后告辭了歐洲
但是,讓我回過頭來想一想的是,自1601年利瑪竇傳教士把第一架古鋼琴贈送給大明皇帝開始,到后來1861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西方大量傳教士到中國來之后,中國人民開始接受了鋼琴和西方音樂,這是中西文化第一次在音樂領域最大規模的一次交融
后來有了第一屆“中國作品(鋼琴)”冠軍得主賀綠汀寫的《牧童短笛》,鋼琴開始進入了中國貴族層次的家庭;到后來有了西洋文化和西洋音樂的普及,除了鋼琴,又有了小提琴、大提琴;小號、大號;管弦樂;再到后來,時代產生出了中國人民自己的西洋音樂作品,作曲家,鋼琴家,小提琴演奏家;時代還誕生了《黃河》、《梁祝》、《紅色娘子軍》這樣有深刻代表民族魂的西洋樂器演奏的大型交響樂作品
我們中華民族子孫,聽了能不為之感動是嗎?我屈指算了算珠江鋼琴發展的歷史,比照西方音樂發展的歷史,兩廂成就比較,差距雖然依然十分之大,但如果按照中國現代改革發展的路子走下去,按照中國現代音樂界培養人才的速度走下去,將來和西方音樂的距離只能是越來越小,按照樂器制造業中國老大——珠江鋼琴人的精神拼搏下去,我想會有哪一天在法蘭克福Musikmesse的展廳里,再見到“珠江鋼琴”展位的面貌時,她一定會是更大,更氣勢,更有中國人的風格和魅力,到那個時候,在Musikmesse“燈光與聲響”專業大廳里,演奏出來的會是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回蕩著《珠江頌》的音樂作品,從此珠江文化的主旋律便會一路唱響整個歐洲乃至世界!2005年11月20日
一聽見熟悉的腳步聲上樓,馬上擰開煤氣下菜,同時飛奔過去開門,隨著一聲喜悅的高喊:“我回來了!”和“好啦,好啦”的回應,旋即叭地一聲打開電燈,端上熱氣騰騰的飯菜,兩只老鳥的餐廳頓時充滿了融融的暖意
我比較郁悶的踱出了會場,在黑夜中慢步穿行,覺得這個四月恐怕又如今天這樣郁悶而失落而過了
路邊一雙情侶正在說話,我聽到那個女的對男生說:”你真傻呃,今天是愚人節啊,全部都在騙你!“我頓悟似的點了點頭
酒吧
單身
性/交易
孤寂
余還在繼續,說他打算復讀,考北大
我笑了笑,人因夢想而偉大,你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