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親友圈主可免押進親友圈驗親友圈,滿意再補
等候你的來函,如品一杯甘醇的瓊漿,等候你的笑,如見你清澈的心,看到撲騰的眼睫毛怎樣接收我化石般的刻意
“老親爺來啦!我給你做點午飯,吃了再走吧!”母親一面放下草筐,一面說
干爹放下了正要往身上背的背簍,說:“在街上吃了碗涼粉了
親家母回來啦,就再坐會兒吧
干兒子的字寫得不錯,作業上的紅鉤鉤不少,要得,要得
”他說著把目光轉向我,說:“要好好學,將來當國家干部,給你干爹掙臉
你山上那兩個兄弟不行,趕不上你,調皮得很哩
哎——”隨著一聲輕輕嘆息,他意識地搔了搔頭皮
自殺了的三毛曾寫過一首歌叫做《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流浪……”,這樣的追問仿佛對于靈魂的拷問,常常令人汗顏
不是說“你來自塵土,必歸于塵土”嗎?那么,冒著生活的雨雪風霜,艱難地跋涉在泥濘中,我們究竟為了什么呢?“冬天的風啊夾著雪花,把我的淚催下……”,而你無淚,是心已被磨礪得粗糙了嗎?你不知道
當達到人生的那種莫大,咱們終會領會:每一部分就像一顆果木,須要在風雨中生長,在委曲里破繭,在陽光下著花,待到繁花落盡,迎來碩果累累
這邊山崖上露出一角廊檐,似有一座小廟,趕快找路,高攀而上
廟極小,縱橫三五步足矣,有年失修,香火卻仍舊振奮
貢品是幾枚染著艷色的米糕,一碟茶葉,一堆熱帶生果
另有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疊問卜的簽條掛在墻上
直眼看去,似乎到了華夏本地的窮鄉荒漠,一律的格式,一律的寒傖,一律的長久
小廟供的是“大伯公”,十足闖南洋的華夏飄蕩者心中的地盤神
故土的地盤容不下她們了,她們踏上了動搖大概的木船
然而,這群生生世世不曾擺脫過黃地盤的軒轅氏后輩如何也唾棄不了心中的地盤神,唾棄了,所有兒人命都遺失平穩
所以,這邊也是大伯公,那兒也是大伯公,大巨細小的地盤廟一齊蓋往日,萬萬里海途爬動著萬萬里香火
就這么一個彈丸小島,野林荒草間,竟也悄無聲息地飄蕩著一縷香火
這縷香火飄得豐年頭了,神位前的石鼎刻于清朝道光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