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沒有一個強者不是從挫折之中成長起來的
41、有吃的貨色,有安排的場合,有所愛的人,便是快樂
快樂是曠廢的精神遇到愛的重逢
他說生日快樂啊
我迷糊
山溝溝里的筑路人從來不愛講究,平時大都是黑衣藍褲,黑衣藍褲耐臟,所以他們愛穿
然而他們卻指著自己的臉有另一種解釋:“黑臉配黑衣,這才是本色,這才是我們真正的顏色
”可是黑色最能顯出白色,背后胸前一圈圈白色的印跡
都是汗水繪出的圖案
因為不是值錢的衣褲,干完活后就可以隨手一扔
有時也往墻上打打,但沒等上面的灰完全干凈時,就又穿上去了工地
他們也有瀟灑的時候,但一般都在晚上
從工地回來后,換件比較體面的衣服
就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去離工地最近的夜市
如果是小城就看看走在街邊上的女人,嘗嘗城市熱鬧的氣氛
隨便轉悠一會兒便回來了,如果是大城,非得吃上幾十串羊肉串喝幾瓶不可,然后奔進游戲機室,斗個幾十回合,以放松全身緊張的肌肉和神經
/>有一些永生,有一些崩潰 我說的,他們不信——開始,我惱怒,甚至鄙夷那些不信的人,后來,我安靜了,不信就不信,沒有哪一種意識形態可以壟斷所有人
我只是笑笑,爾后走開
事過不久,我說的那些被事實證明了——可當初聽我說的人忘卻了——只有我記著,再次相聚提起時,他們無言
最多說我有先見之明
這時候,我是驕傲的,有智者感——但不久,我知道這是規律,我只不過早事實說出而已
就像人的感情,再親密的兩個人或者一群人也終有一天會崩潰的
“崩潰”一詞用在這里似乎有些突兀、霸道和缺乏人情味,但我覺得這比“消失”、“更改”“變幻”等詞更為準確,更有力度
崩潰是突然而止,是一種跌落和沉沒——沒有余地,如刀鋒之后的秸稈,如風后的石頭乃至一去不返的水流
它們經過了,就不會再重復——這是殘酷的,無情的,一個詞使得溫暖的感情蒙上了一層悲哀的陰影
忽然有一天,打開信箱,收到一位朋友的信,只是一句話:“獻平,現在好嗎?我想你!”看到這句話,我差點哭了出來
他附了一張自己的照片,身穿蒙古服裝,大紅色的,帶有黃色的花紋——我又看到了他,一直生活在祁連山南麓高地上的男人鐵穆爾——在河西走廊,多年以來,唯有鐵穆爾時刻能讓我感到一種兄長的信賴和溫暖——每次見面,一句話不說,上去擁抱——我喜歡他身上的那股羊腥、奶茶和游牧男人身上那種特有的味道
有幾次喝酒,他忍不住跑過來抱住我親了我一下
一開始,我覺得驚詫,爾后溫暖,后來才領悟到:男人和男人之間親昵行為,從某一種方面表達一種內心的接近
需要解釋的是:我和鐵穆爾并沒有任何同性戀傾向——關于這一點,我必須說出,這在一個喜歡猜測的年代里,容易被誤傳和詬病
這么多年來,鐵穆爾是唯一讓我心醉的同性——在祁連高地上,他像騰格爾一樣唱歌,像牧民一樣喝酒,一頭怒發和黑紅的臉膛在駿馬上飛馳的神采,足可代替我心目中景仰的成吉思汗
除了見面,我們很少聯系,有時候他突然來電話,有時候我突然打一個過去,說幾句話
2003年,鐵穆爾生了一場病,嫂夫人格日樂說,是腹腔積水——喝酒喝的
朋友們到他那里,說是不喝,少喝,喝一點,但喝著喝著就多了,手足舞蹈,大聲唱歌
有一次在張掖聚會,喝到半宿,他還要喝,我和王新軍把他呵斥了一頓,抬到床上休息,替他喝下了剩余的半斤多酒
很多時候,不由自主想起鐵穆爾——感覺像是自己的一個親人,心里總是暖暖的——這種感情是美的,我相信它會永生,在我和鐵穆爾,還有另外一些人(但不會太多)之間
然后我一直不自信——害怕有一天它會是崩潰,被腰斬一樣
我的擔心不是多余的,我已經經歷了那么多——感情的突然崩潰
我相信那是最好世上最為鋒利的刀刃,吹毛立斷,削鐵如泥
這種殘酷時常讓我覺得了人的悲哀
好多年前,和一個同學,感情好到了合穿一條褲子的可怕程度,但沒有多久——沒有任何矛盾和怨隙,沒過幾天,忽然覺得對方陌生異常了,一度肆無忌憚的內心一下子瞬間關閉
還有一個我暗戀過的人,只是一件小事,而使我頓然對她產生了別樣的看法
我一向認為,一個女孩子,過于精明世俗是絕對令人不安的
那時候,我們都還是單身者,無掛無礙——我不知道她從那里學來的那么多的世俗和小聰明——怕自己吃虧,處處都想著如何去獲得某個男人更多的物質
似乎就在瞬間,我看到了,暗潮洶涌多年的心突然一落千丈,蓬勃的火苗被一陣風吹滅
這又是崩潰
有一天傍晚,我對她說出了自己曾經的心情,也對她說出了為什么突然崩潰,她笑了,很勉強,很快轉身走遠了
感情最大的敵人是俗世功利——我忽然想到這句話,并且有一種被命中的感覺——這是令人沮喪的,利益使得人的感情時時處處收到崩潰的威脅
長期以來,我不喜歡那些頭腦精明、世俗透徹的知識分子
前些年,一位著名作家路經我地,內心欣欣然,一起多日,然后送上飛機
一個月過去了,再次看到他的名片和書籍的時候,忽然發現,這是一個依舊保留和張揚著小農意識和農民式狡黠的人——精與算計而又滴水不漏——如果他僅僅是一個純粹的俗世生活者,我問反而會對他越發尊敬——人嗶竟要在物質中沉淪,要在俗世生活中摸爬滾打,多一些智慧,會使他的生活更為豐裕和快樂一些
而作為一個藝術家——我喜歡大智若愚——有著老子的“道”學和《圣經》一樣看似愚笨的智慧,而不是在俗世生活中游刃有余、城府如海、心計若草的人
與這位著名作家相同的是另外一位成名作家——也是忽然之間,發現他確實參透了人生智慧,或許寫小說的緣故,而將某種形勢判斷得如此精巧,并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回避的機會和退路——中國作家大抵是聰明的,有人叫做東方智慧或者中庸之道,甚至為此自美不已,著書立說
而我想,中國文學為什么遠離諾貝爾文學獎,大概也和中國文人太機警、心性狹窄、機巧和處處賣弄世俗“聰明”與“中庸”有關
偉大的作品永遠都不動聲色、大巧若拙和指向宏大的
但我一如既往熱愛他們的作品(或許正因為他們太聰明,短暫的紅火之后便沉寂下來),但卻對他們的人產生了另外一種情緒,有些畏懼和驚恐——盡管我一直努力接近并恢復到原先的心理狀態,但卻自己又在排斥自己——這令我莫名的憂傷
我知道自己錯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處世方式和生存理念,作為朋友,無權干涉,哪怕是直接傷害到自己
但我做不到,我知道某種東西在崩潰,迅速,決絕,不留余地
伯特蘭?羅素說:“愛和知識是人生幸福的翅膀
”我所理解的愛是博大的和寬容的,是具體的也是泛指的,是個人的也是群體的——不為私心所享,而是公正的和救贖的,開闊的和永恒的
而知識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能力,乃至深入事物和世相本質的有力武器,用來確保我們在某種情況下判斷無誤,進而作出正確選擇
這么多年來,我遇到過很多人,但很少有人留下來,在心里繡成一個花朵的模樣;我也知道,也很少有人記住我,在他心里為我作一個小小的巢
但我還將遇到——我不輕易說愛,不那么隨意地去張開和收攏——這只能說明我的自私和狹隘——面對更多的生命與事物,我更多地感到無所適從和一種從內到外的洶涌、龐大、深不可測與不可阻擋
很多時候,我總是想起母親教育我的那句話:“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這是一個樸素的交際原則,但事實并非如此簡單,敬這個詞是含糊的——但我理解的不是給領導敬酒的敬,乃是發自內心的敬和敬意
我也知道,在這個人世上,總要有一些感情是要崩塌的,但仍可安慰和欣慰的是,也總會有一些感情是永生的,它會深入到我的骨髓和靈魂,如果可以,即使肉體不再,生命成灰,我愿意它們如影隨形,與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