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甘泉,涓涓流動,叮咚暢響,竹影婆娑,芳香四溢,曲徑通幽,竹海搖翠,龍池曉月,玉潭凝碧,國山煙寺,銅峰疊翠,陽羨茶泉
洞天寰球,雪蓑,花溪花浪,嵐山倩影,太湖帆船,蛟橋夜月,龍?zhí)动B瀑
柳枝吻岸,漁舟歸唱,周侯古祠,碑林墨香,張公福地,文峰眺望,鶯歌燕舞,觀賞錦寰,都會得意,空中樓閣,竹苞松茂,梁祝文明,詩意陶都,時髦山川,蜚聲海表里
昨日的炎熱在一夜間消失
行走在上班的路上,我看見昨日的人們的短衫短裙改成長衫長褲
人們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煥發(fā),路邊的樹木被秋風吹得“沙沙”響,所謂的秋高氣爽正是如此吧
告別春的生機勃勃、走過炎熱的夏天,如今感受著這秋風帶來的涼意,心頭別有一翻滋味
我貪婪地呼吸著這空氣,盡管秋天有些涼、有些干燥,我仍然喜歡秋天
女人婚嫁之前有凈身的習俗,有開臉的習俗,等等,都是從這種財產(chǎn)私有制中派生出來的種種辦法來標志女人是否被用過
吃盛宴大餐,用我洪雅鄉(xiāng)下老家的話說,就叫——“吃九大碗”
到洪雅的鄉(xiāng)下吃“吃九大碗”,那種身心愉悅不僅止于吃本身,分明就是去觀賞鄉(xiāng)下美食的盛大演出!知客師,是總編導
廚倌師,是當然的道具師和化妝師
演員呢,就是那九大碗誘人的美食了
都有哪些角兒呢,三涼、三熱、三素
什么拌雞肉、拌頭肉、墩墩肉、豬蹄膀等等,花花綠綠擺一桌
至于主角嘛,非“蛋裹圓”莫屬了
沒有誰去跟蛋裹圓爭寵的,那些家常菜,誰肚里都有一桿稱,自己多少分量還是曉得的
它們的地位僅是為九大碗菜肴湊個數(shù),再有名的角還得有配戲的烘托才是
蛋裹圓,平日深藏在村莊,是不得輕易露臉的
只有到了舉辦紅白喜事的時候,才被邀請出山,盛裝重彩,隆重推出,眾星捧月一般
至于,這主角什么時候出場,倒是很傷知客師和廚倌師的腦筋
我就見過三種版本
一開始就擺蛋裹圓的,符合小孩子們的期待心理,一出來,就掀起高潮
情緒漲起來,于是有只顧吃的,也有邊吃邊包的
放在中間出場,最為常見,客人已經(jīng)坐齊整,知客師主持演說一番,觀看演出的,每人再點評幾句,主人家和幕后的師傅臉上也光彩
作為壓軸戲,放在最后才出場,也有道理
主角不出場,誰也不能離開
酒足飯飽了,瞌睡兮兮了,還得再等
看明星嘛,總得有點耐心才是,只是差點把小孩子們的眼睛都望穿了幾回
現(xiàn)在鄉(xiāng)下的生活水平大為改觀,九個碗改成了十二個碗,月月紅嘛
一般的角兒,有些變化,比如從城里請來的全魚、全雞什么的,圖的是排場
但蛋裹圓的主角地位巋然不動——蛋裹圓是鄉(xiāng)下美食大戲的“宗”
至于,主餐之前,再加幾道點心,那些只能算是大戲上演前的序幕
第二天,他說:“你過來看
”他把一張16開白紙豎放桌上,拿出三個一分硬幣,上一,下二,一扔,說:“看!”又拿起來,上二,、下一,一扔,又說:看!第三次扔下時上二豎排,下—斜遠垂,說:“你來”,然后劃火柴點燃福爾摩斯式的大煙斗神氣地端詳著
又說:“這得天天練,我能擺幾十種,你呢?”我想:幾個常用構(gòu)圖你先擺了,這不難為人嗎
我膽怯怯將三個硬幣斜對角—字擺開
沒想到他彎頭拐杖向地下—戳,氣呼呼地哼了一聲,站起來略理了一下披肩的長發(fā),紅花的絲巾打扮好,搖著修長的身材,扭頭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