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子很怕渾家
一天,他渾家又當著賓客的面和他吵了起來
我一下子醒了
黑暗深重,我不知道自己睡在哪里,我渾身虛弱,我焦慮不安
106、初遇,他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情濃,他說,得嬛兒,此生足矣
終身所約,永結為好,愿琴瑟在御,歲月靜好
離別時,他說,只消一刻,我可以抱天下所有的女人,卻再也不能抱你在懷
搭救時,他說,我與嬛兒之間無需計較那么多
戍守邊關時,每一封家書都有禧貴妃安?終至殺身之禍
臨終,他說,以后我再也不能保護你了,你要好好保護自己,在我心里,你是我唯一的妻子
有沒有一種愛,忠此一生不曾忘懷,有沒有一個人,拼勁全力保你周全,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隔著田地,故居對面忽然響起鞭炮聲,我不禁想到九十年前護國起義的槍聲
那槍聲驚起了袁世凱,他一生工于心計老謀深算,但還是沒有估計到蔡鍔竟會潛回邊省起兵反對自己
何至于此呢?變更了國體,中國還是中國,所不同者,我袁家可永享尊貴,而你蔡鍔不是也能加官進爵么;即便你不同意,退隱便是,何必大動干戈呢?這是袁世凱永遠不明白的
他為官從政的目的是出人頭地、飛黃騰達、大富大貴、光宗耀祖,是一己之私利;而蔡鍔恰恰相反,在他那里,國家和民族才是最大的
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用國家利益換取日本對他稱帝的支持,這是蔡鍔無論如何無法容忍的,這和清政府的割地賠款委曲求全有什么兩樣?所以他要不顧性命拼死一戰,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四萬萬同胞爭人格”!“人格”二字在蔡鍔心中的份量是袁世凱無法體會的,這是二人最大的分野,注定了他們可以共事,卻不可能同路
看我們站在路邊,早就有黃包車過來招呼了,蹬車的是個三十多歲的小伙子,黝黑的皮膚,瘦高的個兒
褲腳挽得高高的,一件灰白的體恤衫脊背上被汗水滲透了,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
這大熱天的,看人家流那么汗,我有點不忍心坐在車上,可想想,如果不坐他們的車,他們就掙不到錢,對他們來說,還是希望有人坐呢
就又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