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很快地撤了,一整個冬天,我和媽彼此守著,我把她給幼年的我講過的故事重新提起,媽說她已經不記得了,我就給她講一遍
她把我小時候的舊簿子甚至斷了的橡皮筋翻出來給我看,她摩挲著它們,那么輕,像隔年的花瓣悄悄翻轉,一展它內里尚不曾褪凈的那抹水紅
◇不要去看那個傷口,它有一天會結疤的,疤痕不褪,可它不會再痛
/>千佛巖□李躍平 帶著疑問,我又去了一趟夾江,去認識和親近千佛巖
千佛巖離夾江縣城僅3公里,自古被稱作“青衣絕佳處”
我對著話筒在幕后盡情地吹起了口哨,我看到一群少女在我的音樂里翩翩起舞,還看到了我的父親在觀眾席里聽得如癡如醉
其實,人,站在天地之間,站在生與死之間,也就是站在神與獸之間
要么向往于神性,要么屈服于獸性,二者必居其一
向神是一條人生之路,向獸也是一條人生之路
而現在,選擇向獸之路的人顯然多了起來,人們獸性大發,人間群魔亂舞
聰明的現代人不知道:做人一如逆水行舟,如不向上向神,則必下落為獸,不可能保持在非神也非獸的所謂“人”字上
在這一點上我好像是一個人本主義的反對者
我認為:所謂人,是我們這樣一種生命對于自己的存在最模糊的一個定義,是天底下最大的一個誤會
事實上,人,只是神與獸迎面撞擊出的一星火光,只是神與獸交錯而過時的一個遺憾
沒有純粹意義上的人性,人們一般認為:人性的組成一半是神性,一半是獸性,合起來看,才是一個人的樣子,其實這是十分錯誤的一個機械的認識,人在神與獸之間是不存在的,神性與獸性之間的人性是人性魚與熊掌同時兼得的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一個人,要么他是在向往著神,要么他就在墮落向獸,這才是人性的真義
所以既生為人,只不過是說你擁有了一種選擇的權利:要么向神努力,要么向獸靠近,中間實在并沒有第三種生命的出路
而思想與藝術(當然包括我所喜愛的詩歌),自是人生向神努力的兩大光輝途徑,他們應該也確實肩并肩走在朝圣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