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壯年人的分別里,沒有太多將來方長,有的不過后會無期,咱們究竟沒轍做到與時間同在
胡少卿:你近些年的詩歌,題目反面都加了“協會”或“叢刊”兩個字,依照你的講法,是想形成一部詩歌總集
你是如何商量的?
這地,不熟習,卻關心!只因一段段的溫暖的回顧在心地
小河彎彎保持,小小的烏蓬船保持泊在河心
不見的是那小橋
本來小橋并不小,不過對立與她平行于河面可供車輛風行的橋而言
依稀牢記她的相貌,長長彎彎地劃過河面,小巧又絢爛
橋下碧水涓涓,浪花明亮
已經好屢次,被爸爸背著流過這小橋
爸爸的背堅忍又和緩,我的心也隨那浪花舞著,愛好她的純潔明亮,愛看她從那氣孔里沽嘟嘟地冒出,像變把戲般,連接地盛開偶然也被爸爸和緩的大手給牽著,我蹦蹦跳跳又左顧右盼
那山那水皆蔥綠如玉,煙靄回繞時,更如瑤池普遍
愛好河心的扁舟,船上有魚鷹(其時咱們叫它水毛子)
它們似乎在藏貓兒,一會躲進水里,一會又水里鉆出來,再嘰嘰喳喳地跳上船
常常回到船上,水手用手捏住其喉頭處,使勁一擠,那白茫茫的魚便從它們的嘴里骨碌碌地滑出來
一條,兩條,三條我數著
再有,再有,小小的我亂叫著,欣幸著
這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小城,從嚴格意義上講,也稱不得是座城,原本就是一個小小的漁村
明朝洪武年間,屯兵防倭,延續到如今,歲月將其砌成了沿海的開放城市
稱它為一座城市,只是規模大了,櫛次鱗比的高樓聳立,路人穿行,摩肩接踵,男人儒雅紳士,女人風情萬種
洋時尚象過往的海風,吹一陣就陳舊了,又吹得新潮海水一波又一波地涌動
可是無論怎么樣地熏染著時尚之風,小城居民的習俗,依舊從骨子里,秉傳了老祖宗打漁撒網的遺風
那是融化在血液里的基因,千年萬年不變的情根
有些風氣究竟要用終身的時間變換
就像,某些不行言明的憧憬
常常在萬籟俱寂時,寂然來襲
刺痛到心地最柔嫩的場合,綿軟反抗
不是不快樂,不過保持貪婪留戀往日的那種體驗而不夠...【觀賞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