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親友圈主可免押進親友圈驗親友圈,滿意再補
我們學不了魯迅揶揄的那種神人:做了人類想成仙,扯著頭發想上天
唐先生講述的第二件事情也是一只小鳥的故事
那是第二次穿越的時候,車隊正在行進中,突然一只小鳥穿過車窗,就落在了老唐的身上,也已經瀕臨了生命的極限,奄奄一息了
有了第一次經驗,老唐想,這次一定要把它帶出去
可是,車上正好沒有水,水都放在后備箱里了,要是去拿水,整個車隊都要停下
車里還有一只蘋果,他想,蘋果水分也很多啊,就趕緊掰開放到小鳥的嘴邊
可是,小鳥只是象征性地啄了幾下,就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唐先生講到這里已經哽咽了,我的淚水也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滑落下來……唐先生說,他一直把那只死去的小鳥捂在手里,舍不得扔掉,一直到車隊停下來,才含淚把它埋葬了
高原明媚的陽光里,曾經湮滅的崇圣寺的部分建筑又得到了重建,從中我們看到了在漫長的歷史中,大理人民為創造如此的燦爛文化所具有的虔誠與飽滿的熱情
立春時節,冬尚未盡,天氣峭寒
此時的農事尚未開始,耕牛在圈里養了一個秋冬,應該牽出來走走了
此時的春氣已經萌動,地上的草已經長出來了,綠得新鮮,像不小心潑出去的一大灘綠油漆,此時的草芽長得還不自信,天氣還太冷
經常冷空氣殺過來,惡狠狠的,仿佛想將天地重新凍結起來
偶爾還下凍雨,也就是雪籽兒,鯇魚籽兒大小的雪籽噼哩啪啦落在地上,到處亂蹦
雪籽落在屋瓦上,像沙打似的,一片脆響,宛爾即逝,化為水在屋檐滴瀝個不休
那水滴在剛長出土的嫩草身上,不亞于霜刀雪劍
草因此氣怯,不敢自信招搖地往上長
那草遠看著十分鮮綠可人,近看卻稀稀疏疏的,敗了人的興致
可是,對于吃了一個冬天干草的牛來說,那簡直就是珍饈美錯了,恨不得連地皮兒也啃去一層
牛興趣濃郁地啃著新草,立春的腳步也就若有若無地在山岡上踏響,那是牛蹄的踏響,牛不緊不慢地走走停停
山岡上的草已經足夠讓牛在農事開始之前吃個飽,葦箭從枯葉間躥起來,帶著粉白的葉鞘,牛啃過去,連芽帶鞘都吃了,斷茬處還在汩汩地往外冒汁水
地上的草有繁縷、婆婆丁和酢漿草、曲曲菜和絨蒿等
一種叫犁頭草的草長得最旺盛,開著藍幽幽的花,貼著地皮兒,牛嘴夠不著,氣得牛直踏著亂蹄打轉
立春的事情就這么簡單
牛像個主人一樣,牽著牧牛人到處走著,讓人看著它撒歡兒滿地亂跑
上午,有時間
光線充足
心情好
我似乎對干草的精神有新的理解
按奈不住內心的狂跳渴望,支起油畫架,擺開油畫箱,拿起調色板,舞動油畫筆,聽著現代鋼琴之王雅尼的音樂、《神秘園》、朱哲琴的《羚羊過山崗》,創作一幅大油畫
完成了
掛在墻上
是叫《干草垛》,還是叫它《干草堆》
那已不是克勞得·莫奈的情懷和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