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老屋有一支有關老屋的歌,在心里打了很久、很久的漩渦,一直沒有唱出來
今年春節,我終于在侄兒的陪同下回了一趟老屋
天!這是那棟我熟悉的親切的熱鬧的、生我長我、陪伴了我十八年的老屋么?怎么這般的低矮?我童年、少年眼中那高大、氣派的大斗門哪里去了?那142020-12【原創】
任何一個軍人,只要他穿上那身要和大地、和海天一色的軍裝,他就要有犧牲的準備
珍寶島的一位戰斗英雄犧牲了,他的母親說:兒子為國犧牲是光榮的,當兵嗎就要有犧牲
他又把他的第二個兒子送到了部隊,不到一年,也犧牲在邊防上
接著他又把他的第三個兒子送到了部隊
我們都感謝這位媽媽對祖國的熱愛,感謝他對軍人這個職業意味著什么的理解
不用說那些在槍林彈雨中奉獻了生命的老革命、在戰場上犧牲的烈士們
即使是在和平年代,我親眼見得許多的戰友在訓練、施工、執勤、搶險救災中奉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他們離開父母卻再也沒有見著父母,更談不上給老人送終
都說養兒能防老,可戰士們就不一定能做到
他們離開了戀人卻再也無法和戀人親近,給愛人、給兒女留下的是更多的悲傷和哀思!
有功夫,讀讀自我
對著心神游,能開出版都達不到的莫大,讀讀自我寰球,會讀出自我的地步
有功夫,讀一讀這一齊的生存,向著幾把功夫功夫著花,能飛出版都沒有的蝴蝶裊娜起舞
武松楊志是找山頭,梁山的壯大,則可以用“拉山頭”三個字來概括,那正是“找山頭”的延續
先是單個人行為,后是集體行為
什么叫團結,組織,宋江有意識地認識到這一點,在上梁山之前,宋江幾乎可以說是“一路招兵買馬”,先拉清風寨花榮秦明清風山燕順上梁山,途中再說服對影山呂方郭盛“撞籌入伙”
隨后梁山好漢下山的一項不可少的任務就是宣傳:“備說梁山晁、宋二公招賢納士”,說明梁山主要首腦已有明確的指令
也許有人會說,武松林沖等個人的“找山頭”是尋找個人出路,宋江的招兵買馬就多少有些黑社會的嫌疑,可是,趙家社會是不是更黑呢,生辰綱應何而生,為什么不能奪取?林沖犯了多大的罪,侵犯了誰的利益,受到一路追殺?武松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打了蔣門神,也罪不至死……所以,將其理解為民眾多統治者的反抗是更合理的,他們在抗爭中尋找更有序而有力的形式,是一種反抗的策略
“三山聚義”,是一次經過比較的軍事力量合并,單個的力量與呼延灼作戰,首先桃花山會被擊破,次之是白虎山,最后二龍山勝利了,也只是三分之一的勝利,青州打不下,孔明是救不出來了
魯智深明白這個道理,上山不久他就提出去尋找史進,“就取他四個同來入伙”,這就是對梁山軍事策略的理解
讓目光越過這篇導游式的文字,走到字里行間去,真正的風景在那里!我們一起來分享散文多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