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春天總會到來的
俺村的戲火了,三莊五疃的,都請婭帶人去演
黃昏時分,十幾個人抬箱拿叉,一路上唧唧喳喳,一群喜鵲似地涌往臨村
云霞醉紅了臉,炊煙裊裊,忽聽林里一陣歡叫,一群老小迎迓著跑來,如接遠來的親戚
臺子早搭好了,接就著一個高坡,在樹上拉上幾道麻繩,掛上幾條褥單子,只給換戲裝的人擋個半身,也算是后臺了
婭能演《拾玉鐲》,也能演《鍘美案》,善扮花旦,青衣也不話下,還能反串《化蝶》里的梁山伯
她一穿上古戲裝,寬肩細腰,黛眉杏眼,小碎步一走,婆娑娉婷,別提多好看了
汽燈掛了起來,白光順著夜色走遠了
纏綿的琴聲響起來,婭黃鸝般的嗓音如哭如訴,千回百轉,聲聲往人心里鉆
年輕的漢子??吹脙裳郯l呆,涎水流到下頜都不知道
婭演便裝戲更出彩,《朝陽溝》里的銀環被她演活了
她肩挎黃書包,挺著胸脯,踩著鑼鼓點,輕盈地跑出臺,旋風似地轉著身段,然后,一個鹿跳,兩條長腿前弓后箭,穩穩站住,昂首亮相
下面的人齊聲喊好,巴掌都拍疼了
有的閨女忍不住了,小聲跟道:青凌凌的山,綠油油的水……
曲終人散,婭帶著戲友,又是唱,又是跳,披星戴月往家返
一個正月,“小戲班”跑遍了全公社,那時演戲不收錢,飯都不吃人家一口
婭說,要是一天不唱兩嗓,嘴就癢癢
“戲子”們也跟著嚷,一天不走臺步,夜里腿就發木,難以入睡!可不久,馬碾聽公社書記說,“小戲班”唱的都是壞戲,再說,那柳腔太悲,是舊社會乞丐的叫街曲,這是訴誰苦?婭在屋里悶了兩天,燒掉了親手做的黃袍馬褂,鳳冠髯口,發誓不再演戲
情懷老是不經意,惹人煩心不自理,如見黃沙到處,拾不起一點綠,他把情緒碰杯在掌心,就算不飲酒,也知它能讓人醉
一杯迷惑優,千杯化成愁,讓人沉淪的水,滔滔入蜜意,寫個黃河向東去,讀作長江不歸人,兩岸局面是妙筆,才思詩意最難擬
看來,小孩子心中的春天,要比大人熱烈得多??!而是總是把實現不了的東西,去努力實現
我看著那滿樹桃花、綠葉,心里暖融融的……-
幾十年來,她把誰人家打理得雜亂無章,暫時已是兒孫全體,人口昌盛
阿姨終身節儉儉樸,縱然本人家里過得不是太富余,但她年年都不忘給外人家里寄錢回顧,更加是打饑荒歲月,阿姨簡直每月城市往故鄉郵匯一次,扶助外婆一家孤兒寡母渡過了那段繁重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