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同行的人群中,不少人是重慶四建公司的政工干部
在兩個小時的行程里,大家甚是熱鬧
在這群文人墨客中,四建公司黨委書記馮奇林先生是比較特殊的一位
在這之前,我對于廣安之行毫無準備
我是在臨行前一天下午六點,才在辦公室接到機關政治部郭靜女士打來的電話
每逢有騾馬來的功夫,最先讓我感遭到的即是叮叮的騾鈴聲,開始那聲響很渺小,如蚊蟲鳴叫
只有一聞聲這聲響我就趕快跑到地壩邊向南方的山上查看,悠長曲折的騾街道上,先是幾個小黑點露了出來,跟著叮叮的鈴聲慢慢增大,黑點也漸突變大,不妨數得出幾個了,不妨辯別出來人和騾馬了,爾后下到山角了,這時候叮叮的騾鈴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洪亮,轉過幾個山包,騾馬就到外人家左右的路上去了,趕騾馬的人頭上纏著白色的頭巾,手里拿著鞭子,騾虎背上馱著兩個深沉的竹簍,那是從山里運來的貨色
趕騾馬的人從外人家途經的功夫總愛款待一下外人家的人,安慰一下,聊幾句,而后趕著騾馬就轉到后山去了,消逝在竹林的那面
即使在中國北方的風雪之夜 也有夢的氣息 這幾年,關于梭羅的文字實在是太多了
好像人人都喜歡這本書
但據我猜測,好多人一邊讀著《瓦爾登湖》崇拜著梭羅,而另一邊則是以一種所謂的“現代文明”的方式接納生活
如果真是那樣,那就是他們的悲哀
口是心非是最令人討厭的毛病
《瓦爾登湖》是一部自然之書,是一部安靜的書,面對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寫下再多的文字并不等于就讀懂了它,應該說,以梭羅的方式生活才算讀懂了
當然,我不是說我們都要在瓦爾登湖邊居住,都要自己砍柴蓋房子,我所強調的是,在自己的世界里以梭羅那種簡單質樸、自然詩意的方式生活
二年級,帶著全班同學,去學校的北面墻角根下,集體逃課,為了證實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中所描繪的,被活活凍死的可能性
當老師發現的時候,我們齊刷刷地站成一溜,瑟瑟地在北風里昂首挺胸……哭笑不得的是老師的批評,我一臉的一本正經
三年級,屢教不改的我,準備做一件轟動的大事業,那就是自己生產蜂蜜
我們的辦法是在油菜地上抓蜜蜂,或者是在土墻上的洞里掏蜜蜂,把俘虜,裝進一個大玻璃瓶,讓它們濟濟一堂,然后采來各種野花塞進瓶里,人工授粉
最后實驗的失敗,被我優越地總結為成功地發現了此路不通
我感嘆時間過了一會兒,輪回,一生都浪費了,然后我們才能攜手共進
如果夢想注定只是一個幻想,那么我寧愿再也不會有這種如意算盤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