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就從影視上、書報上看到過,還有聽得人們講過,磕長頭朝圣的藏胞是怎樣地虔誠忠厚,吃苦耐勞,不懼險惡,而今目睹了他們的壯舉——真的是壯舉,確實佩服得無話可說了
上初中時我住校,每周三下午回家取一次干糧和咸菜
有一個星期下起了連綿細雨,我沒有及時回家取干糧,第二天母親就把干糧給我送來了
當時,我正在自習,同學在門口叫我
我走出教室,看到媽媽推著那輛沒“尾巴”的自行車站在門口,同時也看到有幾個同學站在一邊偷偷地笑
當時,我心里非常地別扭,認為母親騎著這樣的自行車,讓我很沒面子
母親看到我從教室出來,臉上堆滿了笑容
可我一點也笑不出來,很冷談地對母親說:“你來做什么?下午我可以請假回家的”母親沒有在意我的冷淡(現在想來是沒有在意,而不是沒有覺察),笑著對我說:“那不耽誤學習嗎?這是干糧,這是咸菜,里面有一塊雞肉,這是十塊錢
快回去學習吧”母親交待完,沒有再說什么,轉身推著車子向校門走去
從教室門口到學校門口,有很遠一段路,母親始終沒有騎上自行車,可能她認為推著走比騎著走要“文雅”一些,不能讓我太難堪了
目送著母親離去的背影,驀地,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背影”在腦海中閃過,霎時,一種歉意、一種自責、一種羞愧,悄然涌上心頭
婆婆是青島人,后來去了東北,在那里風風火火的生活了二十多年,又回到了山東,真是山不轉水轉
在年輕時婆婆就心直口快,愛管閑事,一次她正在辦公室認真的做帳〔婆婆是會計〕,聽到同事小王喊她:“小屈,坡下的馬車拉不上來了,你快去幫忙吧
”婆婆不禁一愣,“馬車拉不上來了,我能幫啥忙啊”她馬上反應過來了,原來是調侃她愛管閑事啊
后來這句話被我那博學的公公加工成了一句名言“曲阜的馬車壞了,等你去拉呢
”每每婆婆一要管閑事,公公就搬出了這句話
可是婆婆愛管閑事的毛病總是改不了,在我女兒上幼兒園時,她放學早,我有時沒空去接她,就托退休在家的婆婆幫忙
婆婆滿口答應了,但是每次都要我打電話提醒,一天我又打電話催促她接孩子,家里卻沒人,我急急忙忙的去接了孩子,回到婆婆家一看,她正坐在沙發上呼呼的喘粗氣呢,我這才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啊,下午婆婆正在家里悠然自得,電話鈴響了,她拿起聽筒,聽到電話里傳來一個有氣無力的聲音,“快,快來啊
”婆婆的精神一下子高度緊張起來,“你是誰啊,你是丁大夫嗎?”〔丁大夫是婆婆的老朋友,和老伴一直感情不和
〕“哦,哦…”電話那頭傳來兩聲呻吟就沒動靜了,“肯定是兩個人打仗了,老頭把丁大夫打的不能動了,她才向我求救!”我的婆婆連想也不想就沖出了家門,她一溜小跑來到醫院外科門診,值班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大夫,“大夫,有個病人不能動了,你快去救救啊
”婆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
“在哪呢?”年輕的小大夫漫不經心的問
“她在礦務局住
”〔礦務局離我們那兒有10公里遠呢〕“那么遠,那我們可無能為力了,要去,你得去找院長簽字!”小大夫無可奈何的攤了攤手
婆婆又快步如飛來到了院長辦公室,“院長,有個病人必須去救援,再不去就要出人命了
”婆婆說完用堅定的目光望著院長,滿眼的肯切和乞求,院長也被婆婆的氣勢給鎮住了,“那好吧,就破例一次吧”于是帶上擔架,帶上外科大夫,帶上護士婆婆就出發了,一大幫救護隊員氣喘噓噓的爬上四樓敲開了丁大夫家的門,開門的是她的老伴,這個場面把他給弄愣了,他詫異的問“你們這是?”婆婆走上前去,“老王,老丁呢,你們打仗了嗎?”“沒有啊
”老頭被婆婆的問話弄的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那老丁呢,在沒在家?是不是在哪暈倒了?”他們找遍了屋子也沒找到丁大夫,只好悻悻的往回走,剛走到樓下,看到一個人正緩緩的向他們走來,那不正是丁大夫嘛
這次急救事件傳的沸沸揚揚的,讓婆婆一下子成了名人.老公不悅的說婆婆:“你說你怎么那么容易沖動呢,就不能聽清了再去,再說了"即使丁姨真有事也不會找你啊,人家女兒就在礦務局醫院,不比你近?”婆婆這時就象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自嘲的說:“你說我多本事吧,大夫、擔架、護士、救護車、都能要來
”我們被逗的哄堂大笑
雖然這件事成了婆婆的一大笑話,但是那個丁大夫可是打心眼里感激婆婆,她動情的對婆婆說:“老屈,我交你這個朋友,值!”
小女伙伴不談話了,我猜是由于我的話給了她無窮的力氣
我常常暢想,如果真的可以得到嫦娥的仙丹可以上月宮看看,也未嘗不好,于是的一段時間里,我和幾個伙伴常常爬到桂花樹上,期待著能有仙丹如果實一樣結在上面,可是尋了很多次,都是失望而歸
自然,孩子總是很容易忘記一些事情的,到了最后,仙丹這個事情也就漸漸的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