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大姐姐期待著野外的鄉村的希望長大,綠葉可以搖擺景觀
但
海霞是極有才氣的,入校后的第一篇作文即被老師認為是抄襲而來
在我們的請求下,她有時也放開嗓子,唱一首童安格的《一生中的第一》
其實那時我們相交不算太深,只是偶爾一起玩耍,顯得比較親切和實在
我們將要畢業的最后一個晚上,我喝了個酩酊大醉
醒來后發現了海霞送來的一個紙包,里面有盒男用營養霜和一張明信片
明信片上寫著:忘不了,我們在一起的日子里你所有關切的目光;忘不了,這樣平淡的日子里你孤獨的步子與歌的滄桑
謝謝你曾經給予我的誠摯和熱情,今后漫長的歲月里,是否會偶爾記起年輕的日子里,曾經有一個“丫頭”? 此后,我沒來得及向她告別就踏上了北去的列車
我們是通過書信來往加深理解的
這種書信交流一直持續了好多年,這中間發生了許多事,錯過了許多人,卻從未中斷過我們之間的友誼
有次她對我說:你是所有朋友中給我感覺最踏實的一個,在你面前,我無所顧忌,沒有不可以說的話
這段話一直讓我非常感動
海霞畢業后分配在一家電視臺工作,我在另一個城市的報社當記者
我們恰好又都是喜愛文學的,我寫詩歌,她寫散文,偶爾發表了一兩篇(首),都不忘給對方寄去,同享一份喜悅
有次我贈給她一本收入我作品的詩集,她回贈我一片紅葉、兩片梔子花瓣,說:“紅葉是我發神經爬到山上專門為你摘回來的,秋天滿眼的紅,一種淡淡的清香;梔子花散發著一種高雅的香氣,你要各聞各的味,你會說:真的各有千秋!”我深深地體會她從遠方給我的這些話,像面對面一樣的真實,并為這些優美的句子所折服
1994年的夏秋之交,我去北京出差,回來剛好經過海霞居住的城市
我找好一個賓館住下,然后撥通了海霞的電話
她開始以為我是在另外一個城市和她通話,當她知道我已在她居住的城市時,她一定在電話的那頭跳了起來
海霞領我拜會了她的父母,那是兩位慈祥的老人
他們用北方人最高的禮節“包水餃”接待了我
晚飯后飄起了入秋后的第一場雨
我們談了很久,許多說過的和沒有說過的話
只是誰都沒有提起感情
雨下得稍微小一些時候,我送她回家
我讓她第二天早上不要來送我,因為我知道海霞是最見不得送別場面的
第二天她果真沒來,我獨自踏上了回家的車
一路上空蕩蕩的,像失落了點什么
回家后不幾日,海霞的信就躺在了我的桌面上
信中說:“八點的時候我又去了那家賓館,敲開305房門卻已是人去樓空,我獨自在車站轉了很久,雖沒親眼看著你離去,我還是禁不住淚流滿面了……”
年少的我,正百枯燥賴地坐在客堂地層上,眼巴巴地盯著墻上的時鐘,巴望著媽媽快點放工
就如許等啊,等啊,那一刻的我,就像開水中的魚兒,每一秒都是煎熬
81、愛一個人就是在撥通電話時,忽然不知道說什么好,原來只是想聽聽那熟悉的聲音
汽車開始翻越大青山了
蜿蜒的山路將我們帶入了一個美麗的世界,綠色的植被覆蓋在青青的山麓上,在雨后的早晨盡情的釋放著清新
那黃色的紅色的小花怒放著,展示著生命的蓬勃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