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的第一張畢業證,是我們生命里最最重要的證件
誰敢小瞧了它,甚至跟它過不去?盡管心里有千般萬般的不樂意,我們還是排著隊站在了操場上,等待班主任的分工
愿你今生,不畏未來,不念往日,從前不念,將來可期
制茶、品酒,所有進程說起來格致精致,卻也是對茶的重重磨難
初春麗日嬌媚,惠風純潔,人們偏巧要趕在明前采摘正待享用人命風華的新鮮葉芽兒,舉行近乎殘酷的曬、涼、篩、炒、揉、捻、烘、焙
茶成,又要用滾熱的滾水沖泡,使彎曲緊結的茶葉從新蔓延,來淬取一種香澀甘苦雜陳的味道
結果,才采用一種平靜得猶如典禮般的情勢去細細品啜
綜觀現代藝術,從它的誕生到發展是多元化的
以極為冷靜的結構觀念,塞尚研究自然的永恒;以其對宗教和原始生活的熱情與想象力,高更尋找超越繪畫自身的精神;而梵高則用沸騰的生命活力和對事物特征的敏銳,日復一日地創造作品,深入靈魂的世界
梵高是人道主義者,以全身心的激動和虔誠,護衛個體生命的崇高和內需的價值
他是草根化的浪漫者,這與他喜歡畢沙羅和新印象派的修拉有關
從他對普通事物——椅子、煙斗、舊皮鞋、簡陋的咖啡館等的表現,我們感受到在上帝面前: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自由平等
梵高是現代藝術表現主觀傾向的創始人,這正是對個體價值的全面認可
一天,淑芬發現臺下靠前有一個穿著白襯衫的濃眉男孩
每次到她唱歌時,男孩總是擠在第一排坐下,雙眼死死地盯著她,似乎在跟她說著什么
淑芬突然感覺到男孩的雙眼在說什么,她的心跳得飛快,雙頰變得通紅
從此,每一個晚上的演出她都發現那個男孩
淑芬還注意到,每一次男孩都穿著那件白色的襯衫,梳著整齊的發型
終于,一天晚上,淑芬在演出結束之后回家的路上,“剛巧”碰到了那個男孩
“你好啊,同志
”淑芬大方地先和男孩打招呼
“哦,你好,你好……”男孩顯得很緊張
“你唱的歌實在太動聽了,真的
”男孩誠懇而又略顯激動地說
“哦,是嗎?你過獎了
”淑芬也謙虛地說
于是他們就聊了起來
淑芬知道了他的名字,他叫方剛,是個高中生,本來準備考大學,卻遇到了這場“革命”,大學上不成了,結果就從城里來到了這個偏遠的山村
淑芬覺得方剛這人很幽默,很會說話
于是,在演出結束之后,淑芬經常和方剛在一起討論當前進行的“革命”,但更多的時候他們在一起討論文學,談人生和理想
漸漸地,他們就熟悉起來
一天,在演出的時候,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向淑芬襲來
臨時搭建的戲臺突然倒塌了,淑芬從兩丈多高的戲臺重重地摔倒在地上,雙腿頓時鮮血直流
方剛反應很快
他立刻沖上前去,背起淑芬就往醫院跑
淑芬的左腿被摔壞了,只得住院治療
方剛總在干完農活趕到醫院守著淑芬
方剛的出現,讓淑芬的家里無法忍受
特別是淑芬的爸爸
因為方剛只是一個窮學生
于是,一天下午,當方剛去看望淑芬時候,被淑芬的爸爸擋在病房外
“伯父,我只是過來瞧瞧她的傷
”“不準你再見到我家淑芬!” 沒有等方剛把話說完,淑芬爸就連推帶拽地將方剛趕出了醫院
方剛已經幾天沒有見到淑芬,心里很著急,但又想不出什么辦法,因為淑芬的爸爸一直在醫院里守著
于是,他在夜里冒著危險爬上了醫院的房頂,掀開了淑芬病房的幾片瓦之后,終于偷偷地溜進了淑芬的病房
看淑芬已經熟睡
方剛沒有叫醒她,只是深情地看了她幾眼,將一個小盒子留在淑芬的床邊
第二天淑芬醒來時發現了那個漂亮的盒子
打開盒子,發現那是一只非常精美的風鈴
風鈴的正中垂著一對展翅欲飛的蝴蝶,兩只蝴蝶緊緊地依偎在一起
淑芬并沒有感到奇怪,因為她知道這只風鈴是誰送來的
一想到那個人,淑芬的雙頰禁不住就紅了
但她心里又在暗暗地責怪那個人,為什么不留下來陪她一會兒
傍晚時,暖風吹來,風鈴在晚風中晃動,發出了一陣陣悅耳清脆的響聲
淑芬甜蜜地笑了,她感覺腿上的傷痛減輕了許多
她靜靜地躺在床上,聽著悅耳動聽的風鈴聲,憧憬著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