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跋涉著雨水走來,是父親還是母親呢
雨水在我心中漾起了一絲溫暖
我品咂著它,它有著城市的水泥氣息,于是我知道這不是江南的雨水,故鄉的雨水
落葉乘著秋風,穿梭循環,趔趔趄趄地闖入酣睡的幻想里,翻騰著彌漫的惦記
明顯聽到你明顯的聲響,卻如何也看不清你的身影,跟著秋風掠過的是多數苦楚的嗟嘆,總在難眠時,才供認是相思;總在夢醒后,才斷定是長久;總在辨別后,才領會是丟失;總在分別后,才斷定是懷念
在沒有你的日子里不領會本人該如何過,所以在筆墨里,流放著本人,鍵盤的冷硬,湮沒不了本質的和緩,一部分安靜地枯槁,聽任淚水無助地滑落,能否往常的不妨重來!大概咱們就不用心碎,而這個時節,猶如總充溢著分辨的味道,那種淺淺的感慨和淺淺的愁緒交叉著
也想不通洋鬼子們會拿它做什么菜
真正意義上的釣魚是上小學后,釣魚的工具有了質的飛躍
魚鉤是用老媽的縫衣針在火上燒紅后揻成的,手巧的或央求手巧的還可以用小刀挑出一個倒刺來,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干脆花三分錢買一個真正的魚鉤或狠狠心掏出五分錢買一個“日本鉤”,那就是惹人眼紅的極品了
然后花二分錢買兩米魚線,是真正的魚線啊!一毛五到兩毛一個的魚漂是買不起的,就自力更生就地取材,撿或拔一根鵝毛取中空的一段來用,瞅沒人拔個氣門心,套在魚線上,把鵝毛插上去,用牙膏皮系在魚鉤上方調整浮力
后來席卷全市的拔自行車氣門運動就是從那時候星火燎原的,那時的孩子一人至少有一把氣門和氣門心,頗是讓修自行車的家伙發了筆小財
眼前的秋景令人想起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或許古人也是見到了同樣的風景才會有這般感慨吧,我突然覺得能夠感受到秋日的美好是一件足夠幸運的事
因為秋日是會有寂寥的,冰冷的秋雨、無力的落葉等等,若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景許多人就會覺得蕭瑟了,甚至會想到生命的有限,世事的無常
但是我可能更愿意去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秋雨雖冰冷卻能浸潤干燥的大地,落葉雖殘敗卻預示著來年的新生,秋雨亦柔情,落葉亦有情
人帶著美好的希望活下去才能幸福吧,我一直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