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樹,我常常想起許多關于樹的俗語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是指一種創業和奉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說明人之于樹更難塑造和培養;“樹大陰涼大”和“樹倒猢猻散”,都形象地說明了權勢和依附的辯證關系,權勢大,依附你的人就多,權勢一朝沒了,依附的人就會散去,這就是人心不古、世態炎涼;而“樹大招風”,又在提醒你不要把名聲搞得太大,免得招人嫉妒;“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則指人一生總是故土難離;還有“樹正不怕月影斜”、“樹要直,人要實”、“人有臉,樹有皮”等等,都在告訴人們活著的道理
看來,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樹與樹之間穿行,永遠走不出樹的蔭蔽和遮擋
近日,記者走訪東莞廣州美院文化創意研究院(簡稱“廣美文創研究院”),在研究院展廳,一組名為“未來水世界”的時尚首飾產品特別引人注目
春天,季節把柴火慢慢添上,官舟寨漸漸暖起來
爺爺說,地氣上來了
果然,我看見了許多生長
那些草長了起來,青青的,泛著翠玉的光
樹上冒出新的葉子,一個勁地擴展,在風中掀起綠浪
花苞炸開,爭先恐后地綻放,紫云英、油菜、蘿卜把大塊大塊的色塊涂抹在稻田、山坡,紫的、黃的、白的
小麥和其他一些莊稼把成堆的綠色作為背景鋪在其中,讓那些花更加艷麗
還有一些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花撒得到處都是
我常常感到各種色彩醞釀出一種氣味,清香,新鮮
這種氣味與那些花的實實在在的香味不同,雖然那些香味對生命也很具誘惑,以致于蜂們、蝶們追來,不忍離別
色彩釀出的氣味是一種什么味,我說不明白,也許它只是我的幻覺,也許它實實在在地存在著
炒鮮蕨、鮮筍的香味,從各家各戶傳出來,水嫩水嫩的
南方的春天常常有雨,雨下得很有耐心,不大也不急,一連就是幾天,這場還沒完,下一場又接上了
官舟寨的氣味濕漉漉的
小時候,我追尋著春天的氣味,或者被官舟寨的氣味驅使著,在寨子周邊的山坡上,采摘筍子、松菌、滑菌、凍菌、木耳、三月莓、蛇莓、茶泡
背上的竹簍每天都是滿的、沉的
這些東西閑游在山坡上的氣味,被緊緊地塞進竹簍里,背回家里,放進鍋子里,弄得滿屋、滿寨香氣彌漫,更多的香味被裝進肚皮里,吸進鼻子里,然后弄舒服身體的每個部件
一片淺淺的功夫,固然染著冬的涼意,但本質的寧靜,生存的平常,仍舊不妨是功夫和緩,時間靜好的相貌,穿一身素衣,攜一份情懷,踩著冬日的暖陽,聞著寒梅的芳香,沿著冬的頭緒,寂靜地,寧靜地,看著這塵世最美的得意,流年無恙,四序穩固,不作荒涼孤獨的文句,不做塵世暗淡的悲嘆,這個冬天,很文雅,也很時髦
最后一次到供銷社購物,是讀師范那年
母親手頭開始有了一點積蓄,我幾乎耍盡了各種小聰明,好說歹說,纏著她買了一部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長虹牌的,價值300多元
那年除夕,吃過年夜飯后,全家美滋滋地第一次收看到了中央臺的春節年歡晚會
當我畢業后回到鎮上,供銷社的功能已被許多的個體商販所取代,那個美麗的姑娘早已不知去向
直到現在我再也沒有看見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