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里有一個水池,水池里種滿了蓮花,年年夏日的功夫老是開滿了所有水池
為了簡單人們參觀,開初籌備的功夫,特意在這邊修了一條石板路,使人能在個中穿越,縱情的觀賞天然之美
一朵,兩朵,成千盈百,不知是人在觀賞,仍舊花在圍觀
在撲鼻的芬芳熏染下,人們似乎忘懷了一天的懊惱
鮮明的月色,寧靖的晚上,到處的蓮花,荷塘月色,大約也即是如許
南海在十月前生了兒子;康西在十月前結束了一段情,接著又開始了另一段情,失之東隅得之桑榆,她從不喜歡干吃虧的事,而有沒有吃過虧只有她自己心底最清楚
近年來,話語權成為了國內學術界的熱門問題,其背景有以下幾點:第一,如何實現差異性共在是整個時代的共同問題,而溝通和對話是唯一的選擇,話語和話語問題就必然突顯出來
第二,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
中國崛起是21世紀的國際性大事,但是我們并沒有把發展優勢很好地轉換為話語優勢
第三,在現代化、西方化、多元化、市場化、學術化乃至于傳統化的各種潮流中,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被邊緣化
但是中國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走出來的,因此,中國的哲學話語權問題歸根到底就是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哲學話語權
話語權是說話的權利和權力的統一
在對話與溝通成為主流的當代世界,無論國家的大小、強弱都擁有平等的說話的權利,但不同話語主體的話語所擁有的話語權力卻是不同的
這是因為話語權力是由兩個方面決定的:一是國家實力;二是話語本身的質量,即話語的概念、邏輯、表達方式所形成的說服力
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邊緣化當然有共產主義陷入低潮流和上述各種潮流挑戰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話語本身的質量問題,即我們沒有形成可以講清中國故事的概念、范疇體系,也常常缺乏邏輯和適當的表達方式
結果是:在國際上我們當然有話語權利,但話語權力不夠;在國內馬克思主義話語擁有最大的話語權利,但實質上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對大眾的說服力受到極大挑戰
對于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建構策略,有幾個思路
其一,還原: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的意識形態和主流話語,于是馬克思似乎就天然有理,這種姿態并不利于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發展
真正嚴肅的態度是正視他者和差異性的存在
其二,劃界:馬克思主義只有一個,但政治和學術是兩個不同的場域,作為政治話語和學術話語的馬克思主義有不同的主題、問題、概念和表達方式,把兩者混為一談或者由一種話語取代另一種話語,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
其三,對話:這是一個不可能無視他者的時代,而對話是理解和認識他者、乃至于認識自己的最好途徑,要構建出既具有中國特色又能與國際接軌的話語體系來言說中國現代化、講好中國故事,與西方話語、與中國傳統話語的對話是十分重要的
其四,創新:馬克思主義最大的理論特色之一就是批判,要保持一種理論的科學性,就要自己批判自己,就要進行理論創新
當然,理論創新和科技創新是不同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是堅守底線的創新,傳統馬克思主義的標志性話語決不可隨意棄用,流行的西方主導性話語不可盲目套用
其五,實踐:馬克思主義從來就不是純粹的學術話語,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確認真正的學問必定是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真正的權威判決必定是來自實踐的檢驗
只有在實踐中體現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價值觀的現實追求,馬克思主義才能有真正的話語權
不在鬧市區,卻有六條路從不同的方向聚集過來,在一幢高樓的眼皮子底下,互不相讓,誰都想從別的路中間硬擠過去
誰都這么想,可誰都沒有辦法得逞
僵持不下,只好到此為止
于是,就形成拉六岔路口
走八里地,車過老雕窩嶺長坡時,上升的高度使我不由自主下滑
隔一會,奶奶就抱抱我,以免我坐不穩栽下車
好位置全被人搶去,祖孫兩個,坐在車轱轆上面的平板,那個位置震動力大,安全系數低,很危險
我聽見奶奶跟人說,往里挪挪吧,孩子困了
我不記得人家騰地方沒有,我只記得奶奶央求人家的語氣
飄忽,虛幻
有時我覺得,是我把奶奶的話與那段路做的夢搞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