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這兩條船時我就去江邊看看,但我再也沒有在那里看到船,連相似的船也沒見到
然而我是不會忘記他們的
讀到小葉秀子的幾句詩,我不禁又想起了閬州城南邂逅的江水、小船、人家------
一個月后,我接到了中專的錄取通知書,而楊光也考上了高中
等到我中專畢業之后,楊光卻考上了我所在學校的大學部,而且和我一樣,都是學的紡織設計
這期間,我和楊光始終保持著書信聯系,無非是互相勉勵彼此的學習,而劉梅也曾經向我打聽過楊光在高中的地址,有幾次還把信寄到我的學校,讓我再轉寄給楊光,至于她和楊光的關系,我也不方便過問
再后來,我畢業以后回縣城工作,工作后的幾年中,整日被繁忙的工作所累,和楊光的聯系越來越少,不過彼此之間有什么大事還是會互相通報一下
再后來,聽說劉梅嫁了人,丈夫就在她們本村,年齡小她三四歲,而且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打她,生活狀況并不盡人意
楊光畢業之后,去了國外一家紡織廠做技術顧問
期間,他不止一次的要我也過去,說是我的專業在那邊可以大有用武之地,但我已經習慣于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婉拒了他
到現在,我和楊光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沒有見過面,只是偶爾在網上聊幾句
快樂與死并存
生與死的話題世人糾纏了很久
關于死的話題研究是沒有意義的,人死去了,就沒有自我的存在
只是生的意義太沉重、深奧,究竟怎樣的人生才是充滿意義的?快樂
只有快樂人生最終的追求,只是怎樣才能獲得快樂,仍使我們迷惑不解,是我們活一生都在追求的話題
和你一起走過文婷華,你必須停下來問我,這是美麗的還是你
我說,這條路很長,你已經和我一起走了,而我們牽著手走的那一刻,花朵就褪了
即使回頭看,我們的眼睛也充滿滄桑,貧瘠和可比性
無論您是否感到這顆心仍在發燙,跳動,為喜悅而跳躍,這一切都是愛著您的證據
沒有你,我將是今年春天初死的第一個孩子
我一直叫馬霽鴻“馬師”,和我一般的文友,都叫他馬師
年齡稍小者,又叫他馬老師
我一直認為,大家喜歡叫馬霽鴻“馬師”,與他過去的職業有關
馬霽鴻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是在麗江永勝汽車客運站,車站里的同事,大多喜歡稱別人師傅
在這個小鎮的車站里,那些與汽車、旅客有關的工作人員,他們稱呼同事喜歡在別人姓氏后面帶上“師傅”,表示尊敬的意味,如果再省略個“傅”字,只在姓后面加個師,就顯得更親切些
我想,人們對馬霽鴻稱“馬師”,應該來源于這個小鎮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