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緩緩地流,列車慢慢地走,我也慢慢地看
這時光慢得讓我忘記了都市的繁華和匆忙,眼里只剩下這慢慢的窗外風光了
但掌握有錢和沒錢的“度”不是件容易的事,說神秘一點那叫命運,說實在一點那叫能耐
看有些人做買賣就能賺來銀子,可有些人眼睛瞪綠了也不見得掙個三毛五毛
再攤上個把握不住的主兒,難免會貪污受賄攔路搶劫坐地分贓干出些違法違紀見不得天日的勾當來
也就是說,能夠掌握住錢多錢少這個“度”的人不在于手里攥著兜里裝著的數量,而是在于人的品德和修養,在于對待錢的態度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吃時一日三餐睡時占地七尺
這些道理誰都再清楚不過,但也不是誰都能夠過得了這一關的
有功夫下晝也有新聞記者來家采訪我,有功夫下晝我在教里要見少許人,有伙伴,也有不熟習的拜訪者
媒介采訪是一件很煩人的事,但也不許不接收,所以就說少許老生常談的空話
伙伴來家,天然比接收采訪欣喜,咱們喝著茶,抽著煙,說少許雜七拉八的話,有功夫不免要商量同業,往日我口無遮攔,觸犯了不少人,此刻年齡大了,多了些刁滑和圓滑,普遍情景下不臧否人物,能說感言就盡管地說感言,不愿說感言就維持安靜,大概今每天氣嘿嘿哈……按說北京是個四序明顯的場合,秋天有三個月
中秋該當是北京最佳的時節,本來,中秋不管在何處,都是最優美的時節
我小功夫在山東故鄉,對八月節就很感愛好,由于八月節除去天上有一輪圓月,地上再有餡兒餅
蘇東坡的千古警句"明月何時有,把酒問蒼天"即是在我的故土做知州時寫的,看來其時的月球是多么的光亮
其時還沒有吃餡兒餅的風氣,即使有,蘇東坡不會不寫的
餡兒餅之以是有餡,是由于其時在餡兒餅里夾上了背叛的旗號,要造蒙昔人的反
我少時聽一個去內蒙古出賣過牲畜的人說,仲秋十五夜里,蒙昔人要到草里去藏一夜
我老是感觸那八月節是北京人創造的一個節日,由于北京曾是元朝的多數
元多數的城垣陳跡,就在我已經住過的小西天鄰近,那上邊有很多樹,即使在秋天的下晝,站在元多數城垣上的樹林子里,大概會更多地感遭到少許北京秋天的時髦吧
大概我該當去一次,為了這篇作品
蘆葦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主要還是可以用它做成響器,吹出聲音,每年一到春天,蘆柴地里的蘆筍剛鉆出一點嫩頭,小孩子們就開始有點迫不及待了,待到碧綠的葦葉終于長到一尺長左右的時候,時莊周圍的田野里小路上場院頭就到處都響起了或激越或雄渾的蘆哨聲
那些玉米,又像一顆顆孤獨的眼球,在瞪視著一切
它們不再走得進村莊,它們越來越遠了
不是玉米,而是民工、小攤鋪、灰色的面孔、一爐在城市漸漸熄滅的柴火
年關了,玉米們、玉秀們、黑娃們會陸續回來
這種擁抱卻使村莊陌生
并不是村莊狹隘小氣
他們在村莊附近居留,永遠一田之隔
這是一種混合型的村莊,或者說城郊結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