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的時候我不會想到回來,幾點回來?怎么回來?回不回來?同樣,出去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要去哪里
六公公照例一臉笑咪咪,褐色的老年斑格外慈祥
任你一會想要買話梅一會又反口還是子油姜
他不用秤,拿筷子在浸滿醬油的透明玻璃瓶里,挾一爪如巴掌大的子油姜,扯一張毛邊紙包了
孩子們心下也曉得沾了便宜,過六公公店鋪不管有事無事,小嘴親甜,“六公公”長“六公公”短
生意冷清時,便在店鋪里玩游戲
我記得有次我就躲在六公公的長袍下,所有的人忙活了一下午也沒找著
孩子多,不免有時撞翻了東西,六公公卻總是笑著說沒事,還夸這個孩子聰明那個孩子機靈
逢著六公公打烊上鋪板就更是熱鬧,孩子們爭著遞板子,嘰嘰喳喳
不小心漏了一人,還不依,一定要重新上過
夜半,手機嗡嗡震響,是她
走到陽臺,輕輕地聽她訴說,對話
“逾月乃赴援”才發兵救援閬中,退孫可望兵
郝浴不畏強權,大義凜然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剛正清廉、一身正氣,保證了“鄉試”順利進行,使困在閬中城里的眾多“鄉試”考生,得以安全返還故鄉
閬中城解圍后,吳三桂盡管心里對郝浴十分不滿,卻因郝浴擁有品級雖低、但權勢很大、可與省區行政長官分庭抗禮、“知府、道員以下均奉其命”是皇帝派之地方心腹耳目的“巡按御史”的身份,嘴上、行動上不敢露出半點不敬,處處表現出謹小慎微
吳三桂先以賞新“冠服”賄賂拉攏郝浴,又提出要獎賞救援解圍的將士
郝浴拒絕了吳三桂送來的新冠服,表示出對吳三桂驕縱不法非常憤慨,對永寧總兵柏永馥臨陣退縮、廣元副將胡一鵬驕悍不法提出逮捕懲治,斗爭的鋒芒直刺吳三桂的心窩
郝浴在上奏的《保寧奏捷疏》中盡訴吳三桂按兵不動,持觀望態度:“平賊乃平西王責,臣司風憲,不予軍事
而臣予賞,非賞臣則忌臣也”,這里提到的“平西王”,指的就是吳三桂,于是便積怨于吳三桂
自持軍功卓著的吳三桂怎么也沒想到生性不畏權貴的郝浴,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非但不受“冠服”,相反歷數軍中將士丑惡行徑,對吳三桂軍中“不法”行為上疏不輟,慷慨陳詞于皇帝,便對郝浴恨之入骨,必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兩年多時間過去了,到了1654年,就是順治十一年,一直懷恨在心的吳三桂上疏皇上,在奏折中彈劾郝浴在《保寧奏捷疏》中有“親冒矢石”之語,是“欺君罔上”,“冒功邀賞”的行為,論罪“當死”
意思是說,郝浴在奏疏中言稱自己親自冒著敵人的箭雨和擂石去搬救兵是“冒功”,力主將郝浴處死
吏部迫于吳三桂的壓力,懾于吳三桂的淫威,聽信吳三桂的“諫言”,不得不給予處罰,議將郝浴革職、論死
順治皇帝在權衡利弊時暗自思忖:主持公道,完全有理由相信郝浴的忠實可靠,赦免郝浴自然是天經地義
但是把吳三桂的“諫言”當作耳旁風,勢必觸怒吳三桂的軍隊,而對剛剛穩定的清廷政權不利,對鎮壓此起彼伏的農民軍抗清斗爭不利,對大明政權的殘余勢力仍然以武力與清廷抗衡的形勢不利
吳三桂兵權重握,統領“關寧鐵騎”,要穩定大清江山,朝廷不能沒有吳三桂這樣的軍隊效命疆場
這時眾大臣紛紛出面,力保郝浴,進言免死,順治皇帝想到了“失民心則失天下”的千年古訓,采取一個折中的辦法,做出了吳三桂退讓一步,做出了將郝浴革職免死,判“流徙奉天尚陽堡”(清時尚陽堡歸奉天轄)的決定
邊陲尚陽堡幾經戰火,戰后異常的荒涼,成為朝廷流放、關押犯人的場所
在后來的康熙年間,一次皇帝冬巡,見這里風氣嚴寒,都遂起惻隱之心,皇恩浩蕩下詔將“免死人犯俱發往尚陽堡安置”,而將原“應發尚陽堡的人犯”改發離京都更近的遼陽
當年順治皇帝要是有康熙皇帝這樣的心境,郝浴也不會被流放到尚陽堡
繼郝浴之后,清進士季開生、中書舍人江南推官張恂、著名詩人、學者陸慶曾、清進士河南考官丁澎、清進士山西巡按劉嗣美、山東巡撫吳達、吏部右侍郎董國祥,詩人學者何志清、翰林院編修大學士陳夢雷等數以百計的知名人士被流放到尚陽堡
雨后天晴的集市上,受災的瓜農把傷痕累累的西瓜、甜瓜降價出售,價格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甜蜜的誘惑讓人心動,購買的人趨之若鶩
雖然此舉是幫助他們挽回損失的迂回方式,可眾人懷著一種占便宜心里,興高采烈的瘋狂搶購,有種不合時宜的幸災樂禍
這樣的瓜,只要把冰雹砸傷部位用刀削掉,根本不影響口味
旁邊站著另幾份賣好瓜的人,臉上的神情甚至是忌妒,他們的生意冷落的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