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到一點,那就是缺乏學習,缺乏思考
所以,如果想要把文章提高,還是先老老實實地做小學生,讀讀民族的儒家經典,讀讀傳統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
不遠處,牛兒輕舔嘴唇,把層面上的線草掀起,尋找著根際的嫩芽
偶爾,也卷起金色的尾巴,輕輕摔打在脊背上,趕走那些喜歡腥味的雨蠅
掐一束線草,咬在嘴里,再吐出,腥甜的汁液伴有苦澀的味道
掐許多的線草,編成辮子,左看右看,三股草繩編織的辮子,不夠細致、緊密
記憶中,有一種叫千股繩的發辮,細密結實又美麗,但從不知道編織方法
一次次地嘗試,解開、重來,弄得手中的線草也焉癟了,反復無數次,千股繩的草辮,終于從手中脫出
解開高聳在頭頂的羊角辮,用紫色的發繩把草辮和發梢重先綁在一起,拍手、雀躍,一切的興奮,不止是看到了千股草辮的美麗,更是因為,許多大人都不會編織的千股繩,她會了,她為自己獲得成功而狂喜
寒露時節,秋風習習;慈母仙逝,悲從中來;云山低垂,河水嗚滴;楓葉漸紅,天公慈悲;孝心感動天和地,西歸之時淚雨揮
犬子何德,承蒙上天恩澤
秋露含珠枝掛淚,慈母仙...
棠樾村原有十座牌坊,村中三座已經坍塌,這一組聳立在鮑氏家族祠堂前的七座牌坊,按忠、孝、節、義順序排列,彰顯著鮑氏家族中歷代的忠臣、孝子和節婦
聚居在棠樾村的鮑氏家族,自南宋建村以來,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崇尚封建禮教,以“孝悌”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深深地浸漬著這片土地
作為生活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一代又一代女人,封建禮教也早已溶入她們的血脈之中,相夫教子,上慈下孝,貞婦節女成了她們的人生坐標
她們的這種追求,就像封建社會女人裹足一樣,忍著斷骨之痛,強裝出笑顏,自覺不自覺地成了封建主義的衛道士和殉道者
牌坊一座又一座地豎立起來了,就像水一樣處在最底層而孕育著生命的女人們迷茫地仰望著這些高聳的石頭,這可是祖上的榮耀,皇帝的嘉獎,鮑家的千秋功德呵!但是,“圣旨”也好,
它們雖未曾領會過獲咎的味道,卻仍舊得心應手地在天下間遨游,仍舊無怨無悔無怨地在塵世里繁殖,進而培養了大天然生態圈中一個不行或缺的物種灑脫的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