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常常為此尷尬,話不知從何說起
現在想起,我為自己尷尬
那些永遠是我生命中最閑適自在,最無紛爭憂擾的,無為無知,卻影響我身心秉性的,再也無法溯洄了的時光
可惜的是那時的我辜負了清風明月,鳥語花香,也辜負了養育我的瓜果梨桃五谷雜糧,只知道甘之如飴地享受它們,然后簡簡單單地成長……
/>李幼謙 知道白櫻桃,是在阿貝爾的文章里
認識阿貝爾,是在論壇上
因為他對父親的審判,引發了我對他的批判
不是這大塊文章不好,是因為他太傲,傲得目中無人,非拍他一磚頭不可
不打不相識,又發現,我們曾經是老鄉,同飲過涪江水的,他叫我大姐,就這樣成了文友,我去九寨溝,要經過他的家鄉平武,他正與我逆向而行到江南
我從不作任何人的粉絲,見不著阿貝爾無所謂,想見的是白櫻桃
不是貪吃,“櫻桃好吃樹難栽”,那是民歌的比興手法
其實,誘人的顏色里,指尖大的果,大部分是核,酸嘰嘰的,驚牙
白櫻桃不同,在阿貝爾筆下,又大又甜,是冷峻文字中的亮色
寥寥幾字,但看得出,作家有孩子般的天真與康德般的虔誠
能讓憤世嫉俗的硬漢子流露一抹溫情,可見白櫻桃非同尋常
想象珍珠一樣圓潤、奶酪一般雪白的白櫻桃,一定蜂蜜那樣甘甜
先在路上找
路在高山下,與江流平行,總有嘩嘩的水聲相伴
岷山高大肅穆,涪江湍急綿長
阿貝爾的散文是從涪江里流出來的,是從岷山上長出來的,我理解了他父親冷峻得無情的性格
行程艱難,他的鄉民生存也一定艱難,童年生活必然沉重與陰郁
路旁豐富多彩:核桃剛剛掛果,如同青翠色的彈珠
桑葚已經下市,偶爾看見一點發黑的紫色
只有櫻桃正當時,紅艷艷的,一嘟一嘟地誘人
好容易盼到停車,又立刻要進報恩寺參觀
臣民與皇帝的恩怨,我不感興趣,沒聽講解的,自己走馬觀花看了,照了些照片,便從后門溜了出去,叫了一輛三輪車:快,到農貿市場買白櫻桃!那里有櫻桃一條街,大姑娘小媳婦大背兜小籃子,一條櫻桃紅的長龍
可是,看來看去,沒有白櫻桃
聽我問起,幾個女人圍攏來:我這是白櫻桃! 哪里白喲,只有淡紅、水紅、淺紅、粉紅……就是沒有雪白的
記掛著車要開了,匆匆買了兩斤深紅的與兩斤淺紅的,也才十塊錢,又多給三輪車夫一塊錢,讓他拿進飯店沖洗
提著水淋淋的、晶瑩剔透的櫻桃趕回車邊,大家剛從廟里出來,以為是不要錢的瑪瑙,有沖向市場去的,有找小攤販的,幾輛賣水果的得知商機蜂擁而來,我問他們是否有白櫻桃,一個個腦袋都成了撥郎鼓
是根本沒有?是已經過時?還是沒有上市? 在QQ里,我說沒有白櫻桃,只有紅色的與粉紅的,牙齒都酸倒了
阿老弟玩了個高明的空手道:我老家的櫻桃好
他老家不就是平武附近的農村嗎?這些櫻桃不正是來自那些地方?我懷疑白櫻桃只是個意象,具有象征性和某種禪意
靈心慧眼的阿貝爾,能分不清紅白? 一個土司的后人,最初的皮膚、毛發、血、心臟和鑄造骨頭的鈣都是藏羌族雜居的深山峽谷給予的,他吮吸了涪江原始、天然的詩意,滋養了岷山敏銳、激進的品格,才能用敏銳的觸角描繪出充盈的生命意識和關懷意識
那些張力十足的文字單純而有韻味,隱藏著復雜的情愫,超越了他浪漫的情感,
時隔幾天,便爆發了作品發端的感動一幕
據珙縣復員武士工作局處事職員任大海引見,此次遷葬是對準2019年“6·17”地動對原義士陵寢大地興辦形成損毀保守行的,囊括倪進宏義士在前的29名義士被遷至新建交的珙縣義士陵寢一致處置和養護
超過70年,當老翁看到三哥倪進宏的義士墓表像片時,籃篦滿面
后來,我和妻也物色到了宅基地,并決定蓋我們的新房了
岳父、岳母倒是為我們吸了口冷氣,畢竟他們建過房子,知道建房的艱辛和不易
我和妻卻對建房持有一種樂觀態度,認為錢不夠充其量不就是貸上點款,根本考慮不到生活的開支問題
我們的新房開工了,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加快了,下班回來,要考慮建筑材料事宜,要關心施工質量情況,忙里忙外,不亦樂乎,只恨分身乏術
更讓人頭疼的是,本以為到銀行貸款只要有抵押物應該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真正到具體實施的時候卻困難無比
我們為了貸到建房款,四處求人說情,經幾番周折,盼很長時間,貸款成了遲來的愛
等16萬元的貸款到手,我們夫婦倆三分之二以上的工資都去作抵押了
當一家三口每月只領到600元左右的生活費時,我才發覺自己所作的建房決定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荒唐到不顧及生活大計了
也才真正理解了農村人常說的
李某:蘭界新秀,雖然愛蘭養蘭的歷史不是很長,只是新世紀初隨著蘭花熱應運而生的,但是,養植蘭花的起點高、規模大,自己在國際互聯網上建立了網頁,與外界互通信息,交易蘭花,蘭熱降溫時仍在批量收購一些名品,如劍陽蝶、大雪素等到,組織銷售到日本、韓國和省外一些蘭花愛好者手中
他也認為,過去兩三年的蘭花買賣,說他不正常吧,的確有很大的炒作成分,說它還算正常,那是因為,一種市場價格很高,且很容易普及的東西一上市,難免引得大家一哄而上,帶來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東西
這不要說蘭花,就是一種野生食用菌剛上市也會出現的
但是,我相信,通過市場自身的優勝劣汰,會逐步走上正規的
蘭花始終是蘭花,就靜下心來認真養成吧,只要耕耘,就會有收獲!他用一句名言來結束和我們的談話,不知是安慰我們還是要借以奉勸廣大的蘭花愛好者們? “這一輪的蘭花熱,對于進一步普及蘭花知識,推介得天獨厚的云南蓮瓣蘭,培育其規范有序的市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對于一部分人來說,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了!”這話是筆者在州城一次同學的聚會上,聽一個州蘭協的理事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