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巷里種了兩種樹,行道樹比較高大,叫女貞,人行道外側則種植了海棠,一叢叢、一簇簇的,自然而不凌亂
春天,女貞的葉子逐漸變得嫩綠了,恰似在枯燥的葉子表面注入了一層鮮活,把冬季里的呆滯、僵硬刷新成了活潑、清新
這個時候,海棠花開了
海棠開花,先是打了小巧玲瓏的花苞,一個一個密密地點綴在海棠的枝條上,像跳蕩在瑤琴上的樂符
花苞的萼是紫紅色的,花苞是粉白色的,頂端則露出點點胭脂紅,如同少女臉上的羞紅,更似佳人口含朱砂,劉克莊曾有“海棠妙處有誰知?今在胭脂乍染時”的詩句,認為海棠的佳姿絕色,以“胭脂乍染時”為最美
金代詩人元好問的“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淺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描寫的正是海棠初開時節的美妙
這時,每天穿行于點點繁華之中,真的是神清氣爽、疑如仙境了,無怪乎唐人李紳在《海棠詩》中贊嘆:“海邊奇樹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瓊蕊籍中聞閬苑,紫芝圖上見蓬萊
” 到了“應是綠肥紅瘦”的時節,落英繽紛,“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明媚的初夏來到了
這時的海棠巷,別有一番風味:女貞的葉子變得更加鮮亮、明快起來,很快開滿淡黃色的小花,順著胡同看去,就像縹緲了滿巷的淡黃色的綠霧,海棠在一旁輾轉身姿,隨風飄搖,訴說著無盡的夏日風情;小巷盡頭,是一條彎彎的護城河,河面架一座木橋,兩岸垂柳依依,婀娜多姿,一番“曲姿淑態弄春情,梅借風流柳借輕”的妙曼景象
小巷和小河的交匯處,是一處占地三十畝大小的街心花園,街心花園里樹木蔥蘢,點綴了許多花草山石
最妙處是臨河處修建了一棟二層的小白樓,樓頂是一片大平臺,大概有五六百平方米的樣子
夏季的傍晚,聰明的主人便在這里開了燈光,搬了桌椅,招徠撲人們納涼、餐飲
坐在樓頂,看楊柳拂面,聽蛙聲陣陣,聞香氣鼻,察夜空繁星……似乎又讓人回到了鄉村,回到了自然,回到了童年
母親開始偷看我的日記,象一層一層地剝我心口的傷,且撒下致命的鹽
于是,那個星期天,我當著母親的面把所有的字都丟進一堆火,我對著她大喊,我終于怕了
那么心痛
兒時的課文桂林山川甲世界令幾何人夢縈魂牽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上世紀90歲月初的一首時髦歌曲更是廣為傳唱,所以,桂林便成了游覽者的理想
而漓江,則是山川桂林之魂
物換星移,不曾萬念俱灰
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莊子知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