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語句原來自己最懷念的,不是那個跟我在一起的你,不是我付出了那么多都沒能挽回的感情,而是,那個不顧一切,天真的用力的去愛的我自己
和,真正愛過的,那幾年
...【閱讀全文】
前不久剛剛結束的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將“2005年度散文家”頒給了《半生為人》的作者徐曉女士
作為終審評委,我對當下散文創作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散文寫作的不死不活狀態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這一狀況與散文文體本身并無大的關系,讓散文文體蒙垢的是散文的寫作者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有人預言散文解體,這些年又有人放言小說死亡,這其實都是說錯了對象,散文如同小說一樣并不會死亡,死亡的是散文的一些寫作者
如果文學有危機,那么這種危機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作者之“死”——我長時間放棄以前從事的散文研究工作,和我對目前散文寫作狀況的這一判斷有關
因此,當讀到徐曉的《半生為人》這部散文集時,我為之震驚
我曾經零星地讀過徐曉的一些散文,感覺她始終生存在一段歷史之中,和當下的語境構成了極大的反差
在許多人已經失去了憑吊歷史的勇氣和能力之后,徐曉仍然如此執著,不能不讓我動容
盡管我并不完全認同徐曉的價值取向,甚至認為她如果稍微放松一點筆墨,她的文體可能更漂亮
但是,這些并不重要
徐曉的散文是久違了的一種文字,那種穿心而過的文字
她在對一代人的精神史的敘述、傾訴、透析和追問中,傳遞了生命的疼痛感
當她在張揚個體時,她并未將個體拔出腳下的大地
這使她的疼痛感擴大而成為一種始終和歷史息息相關的精神震顫
所以,我在讀這本書時,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心理張力
風氣推敲部分的人總要走上推敲情況的路,由于沒轍自在沒轍獨生,到結果什么是快樂什么是不快樂嗎?思維者在想著什么大約惟有他本人領會了
紅豆無期卻有界,時光有物卻無徒
車進入山區,蒙蒙細雨中,感覺到,天空突然地狹隘起來了
公路兩邊看不見頂的陡壁,齊斬斬地在公路兩邊擁擠著
遠遠看去,一條盤山而上的公路,就是從巖石上雕刻出來一樣,彎曲委婉,默默地伏在山坡上
突然,前面的大貨車都停止前進了
走近一看,原來,塌方了
巨大無比的石頭,橫豎在公路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