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馮宅第一進院子中拍落在甬道上厚厚的一層花瓣,風過處碎花落頸,煞是一番絕好春光
于是吟了馮國瑞先生的詩:“落花如雪大如席,一時消歇有如此
”又吟了“雨濃花暖正春暮,舊時巷陌成近憶
”想起前幾年抄錄馮氏《絳華樓詩集》時,只覺馮詩清新明快,不料置于此時此地,始悟其詩“澗底流鶯”之妙
我和兩小弟商議:我去掏鳥,由我大弟弟在下邊保護我,抱住我的腿
老弟手里拿好線準備給小鳥綁腿并負責放風,警惕不讓外人發現我們的秘密行動
各負其責,我們就開始行動了
有關鰲頭磯的史文相當多,據《臨清州志》:“鰲頭磯在中州東起處,砌以石如鰲頭突出
筑觀音閣其上
”又說:“凡南船至,多停泊游憩,隨稱名焉
”登觀音閣歷覽,知鰲頭磯一為當年漕運鼎盛時期的標志性建筑,二為南來北往商宦之人與騷人墨客登高抒懷之處
在我第二天看過別處的名勝古跡后,我覺得鰲頭磯應是所有名勝古跡中最具代表性的
舍利寶塔這一古景僅是見證了臨清的興衰,兩大清真寺更多的是講民族團結,而鈔關也重在證明當年“富庶甲齊郡”的繁盛,惟有鰲頭磯是集大成者,有見證、有證明、有奇觀、有象征,它凝聚了臨清歷史的輝煌與文化的精邃,的確是鰲頭“獨占”
然而那天之后,我感觸,我的生存不該是這格式的,我的生存也不該當是波折的,我的生存也該是色彩斑斕的
我也權力我也有本領去篡奪彩虹的
穿過一片低矮的松林,我們終于找到了一塊稍微空曠點的地方
哥哥用一把小鐮刀割了許多的柴禾,一梱一梱地圍攏在一起
中間是實心的,而四周卻擺得很松,有很大的間隙,哥哥說這是給雉雞留下鉆進去的空
雉雞有個特點,它受到驚嚇逃跑時,會就地就近找個能藏身的地方,就會不顧一切地鉆進去,只要它看不到別人,就認為別人看不到自己
我懵懵懂懂地聽著哥哥的話,將信將疑
隨后,哥哥把柴垛周圍的雪掃干凈,然后把帶來的紅高粱灑在地上,遠遠看去,點綴在雪地上的紅高粱,像一顆顆紅瑪瑙般散落在白玉上,好看極了
我和哥哥跑下山坡,靜臥在雪地上,等待著雉雞的到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開始我還有耐心,但時間一長,我就趴不住啦
翻身坐在雪地上,向山坡下望去
突然一個比狗大一點的動物映入我的眼簾,我驚得一下子跳起來
狼--,我喊叫著,想跋腿就跑
可我那里知道,此時我的腿已經不聽指揮了
哥哥聽到我的喊聲,也一驚,急忙回頭,他卻笑啦
大聲地喊著:傻狍子--
山谷里一連傳出了許多回聲:傻狍子-- ,傻狍子--
而那個狍子真的跟個傻子一樣,站在那左右搖動著腦袋,一動也不動啦
哥哥讓我也大聲地喊,我的聲音和哥哥的聲音此起彼伏地在山谷里回響
狍子顯得不知所措,在原地轉著圈,不知如何是好
而此時哥哥已經把繩子結成一個套子,喊叫著向山谷里走
我仍然趴在山坡上不停地喊:傻狍子--
哥哥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后他站在離狍子不遠的地方,使勁一甩,套子在空中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穩穩地落在狍子的脖子上
此時,狍子才感覺到上當受騙了,但為時已晚,哥哥的套子已經把它牢牢地拴在樹上
看到這個不斷掙扎的傻東西,我們倆拍著手,圍著它轉著,罵它真是個傻狍子,聽到聲音,怎么就不知道跑呢? 我們倆轉身爬上山岡,去看給雉雞設下圈套的地方
一只美麗的公雉雞,正在悠閑地撿吃我們灑下的高粱呢!哥哥一見,眼睛立刻放出光彩來
他揮舞著鐮刀,拍打著樹枝,高聲喊叫著:喲嗬--,喲嗬--
那只美麗的雉雞,聽到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一頭鉆進了柴垛里,尾巴還在外面露著呢!哥哥三步并作二步地沖了上去,一個餓虎撲食,雉雞就成了哥哥的俘虜
長大后,這個情景總是在我的腦海里浮現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雉雞有翅膀不飛上天空呢?這樣才是它最有效的逃生方式呀!也許是它以為自己真聰明,不用費力就可以找到一個好的藏身之地
而那只狍子,人們都認為它傻,其實呢,它是真的被自己的聰明所累
因為四面的回聲,給它造成了一種錯覺,四面都有人
所以它不知道往哪里跑是安全的,最后選擇了原地不動
雉雞和狍子都選擇了自己認為是最聰明的方法,可聰明的方法卻帶來了悲慘的結局
以上就是關于不用到處尋找兩人紅中麻將親友圈一元一分、四人紅中(快手推廣)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