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外婆就住在與學校一箭之遙的鄉場上
她小時被纏過腳,走來走去很不方便,但外婆還是拄著拐杖來了,我趕緊奔了過去扶住她:“外婆,您怎么來了?”外婆抬起頭來定定地望著我,許久才叫了我的乳名:“馬兒,是你?”眼淚也隨之簌簌地落了下來
你是老妻的英雄,是姥姥的英雄,是父母的英雄,是自己的英雄
等待高中時代,勇敢地和少數學生扔了一所嚴格的學科,偷偷地從家里喝家鄉的同學,我覺得葡萄酒只是炎熱和刺激
思考喉嚨,喝它在胃里,有一種看到河水的感覺,但這就像后來的大學推動的泡沫,泡沫的虛榮被覆蓋,并且精致是不通信的
我記得高中語言老師剛才說李慶昭的醉酒和李白的“將進入葡萄酒”,心里覺得一個美麗,走進課堂教室
有人說生長是一場腐敗,看來生長并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蓄意每個兒童在長大的進程中都能被這寰球和緩以待
我能想到最優美的畫面,是卡通中誰人課間趴在課桌上假冒安排的兒童站在同窗中,一律的歡天喜地,一律的得意洋洋
我的降生給全家帶來了一絲歡樂,因為這個家族的女孩子非常少(大伯家也只有一個女兒),在我之前已經有兩個哥哥,我是這個家里唯一的女孩
從我記事起,我就知道父親是最疼愛我的人,我被視為掌上明珠
不知什么原因,母親不太喜歡我,至少當時我是這樣認為的
從懂事時起,在我的記憶里,就沒有享受到被母親愛撫和擁抱的溫暖與幸福,更別說得到母親的親吻了
哥哥們除了上學,就是和伙伴們四處瘋跑玩耍,很少呆在家里,性格內向的我不太合群,很少出去找小朋友玩兒,所以我就成了母親的“出氣筒”
她經常把對祖母的憎恨和對父親的抱怨一股腦地發泄在我的身上
每當我的言行舉止不符合母親的行為準則時,都會招來一頓辱罵,如果我敢頂嘴,那一定會遭到一頓責打
母親打人的方法很特別,不是用手掌打我的頭,就是掐我的大腿內側,我想,這種訓誡孩子的方法絕對是中國父母的獨創!母親罵人的語言,很難讓人相信那是在罵自己的女兒
我不想說出來那些語言,因為那時我很小,不知道母親罵的話是什么意思,但從母親的眼神里我知道,那一定不是好話!我感到非常屈辱,但我絕對不屈服,隨即招來的是更加嚴厲的責打,直到母親的氣出得差不多了才善罷甘休
當時我幼稚的心里在想:快點長大吧,長大了,你再敢打我,我就打你,我一定不養活你!于是,為了避免挨打,我在母親面前一向是很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的不小心讓自己遭受皮肉之苦
這樣,童年的我和母親在感情上產生了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