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志不強者智不達
記得,經常在心中默念著“打醬油,打醬油,一瓶醬油一毛五,一瓶醬油一毛五”,可是當一只腳剛跨進小賣部時,卻往往記不請媽媽是讓我打醬油還是打醋,該交一毛五還是兩角
急得滿頭大汗,趕緊折回家再問一遍
就是沒想起聞一聞瓶蓋子是醬油味還是醋味,更不知道問一問店家一瓶醬油要多少錢
媽媽往往哭笑不得
不管怎么辦的故事也是積極去面臨怎樣渡過,不管怎么辦的爆發也是向著生存人生更優美,不管怎么辦的體驗也是落簡直情緒寰球,不管怎么辦的進程也是要周密出一個究竟,生存人生是一部分靜止的目標,目標是實際的要害,實際是一部分變來變去的專屬戲臺
記得小時候,每逢那個季節,總是父親收購藥材的最好季節
但到了那一天,我們滿臉都寫著等待,看父親背著大包小包,踏著暖暖的夕陽,臉上的汗水在陽光下折射出萬丈光芒,在我的眼里,父親是高大的,是光芒四射的
那天晚上,因為有我們的笑臉,月亮的臉便顯得格外嫵媚,因為沾月亮的光,我們為我們的快樂盤點
當那個小院灑滿清輝的時候,我們的快樂也顯得格外擁擠了,圍著院子里的那矮桌,父親忙著切瓜,我們洗水果,母親忙著出出進進,故鄉的月餅笑得滿腹姹紫嫣紅,各色水果在我們家粉墨登場,小院里炊煙裊裊,孩子們蹦蹦跳跳,母親的滄桑里寫滿了滿足,父親的皺紋里洋溢著幸福
在那么多水果中,我最喜歡的是紅棗,我喜歡她嬌艷外表散發著淡淡的柔和的光芒,喜歡果肉那淡淡的綠色,更喜歡品味那脆脆的口感,淡淡的甜,淡淡的清香
在那份紅棗清香中還夾雜著絲絲縷縷的泥土的清香,那一刻,我嗅到了節日的味道
那時候,每逢家里來客人,母親便從鎖著的木頭箱子里抓出一把紅棗,在水里泡一下,然后放在紅紅的爐火上烤一下,棗便開始發胖了,等皮有點發焦時,這時空氣里彌漫著棗的清香,這時母親便用筷子夾起,很快用手捏一下,把她丟入滾燙的水里,再加點白糖,一會兒茶水便泛出淡淡的紅色,這也就是故鄉人真正的棗茶吧!等客人們走了,孩子們的眼睛便盯著那幾顆紅棗,其實那棗早已無色無味
其實,故鄉人把剛下樹的紅棗叫“綠棗”,也許果肉是綠的吧,一直到光滑嬌艷的棗變得滿臉皺紋,青春被季節帶走了,水分被歲月抽干了,果肉由淡淡的綠色變為肉色,這時故鄉人才叫“紅棗”
弋舟:對于這項工作,創作講座已經進行了更充分的討論
當然,這不會是普遍的,但這確實是我在此階段對自己的寫作的認真思考
“使硬幣的兩面都發亮”,我想這個標題已經說完了我想說的一切
當我強調“兩面”時,一定是因為我以前缺乏,夸大了某些東西而忽略了一些東西